A.調查期間每人每日所吃食物的品種、數(shù)量
B.膳食制度是否合理
C.食物烹調加工是否合理
D.被調查者過去膳食史
E.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AI和RNI都是個體攝入量的目標值
B.AI的準確性不如RNI
C.AI和RNI計算方法不同,表示的意義相同
D.AI通常比RNI高
E.AI通常比RNI低
A.直接測定法
B.間接計算法
C.能量計算法
D.減法
E.除法
A.對某個體1日內(nèi)所消耗的食物名稱和重量做好記錄
B.查詢食物的各種營養(yǎng)素的含量并記錄
C.根據(jù)記錄,對1日內(nèi)消費的食物進行歸類排序,并列出每種食物的消耗重量
D.計算食物的生熟重量比
E.把每一類中不同種食物的重量作求和計算,作為這一類食物的攝入量
A.可食部
B.能量值
C.廢棄率
D.食物的生熟比
E.營養(yǎng)價值
A.每日購進食物量
B.每日廢棄食物量
C.每日剩余食物量
D.食物原結存量
E.總人數(shù)
最新試題
食物成分表中,維生素的表示單位是()。
影響食物可食部比例的因素很多,包括()。
食物成分數(shù)據(jù)可應用于()。
用稱重法進行膳食調查時,它的特點是()。
對豆類食品的攝入量進行折算時,需要了解的信息有()。
食物成分表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單位是()。
假設某海鮮醬在食物成分表中排列在第20類中的第3亞類,為第116位食物,那么它的食物編碼應為()。
食物能量數(shù)值獲得的方法有()。
食物成分表中,食物的編碼采用6位數(shù)字,如03-6-402,其中6表示食物的()。
用稱重法進行食物攝入量調查的時間通常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