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他寫的小說看不完
B.他給別人推薦的小說看不完
C.他是一個小說迷
D.他收藏的小說看不完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圖靈用形式化方法成功地表述了計算這一過程的本質
B.根據(jù)圖靈的研究,直觀地說,計算就是計算者(人或機器)對一條兩端可無限延長的紙帶上的一串0和1執(zhí)行指令,一步一步地改變紙帶上的0或1,經過有限步驟,最后得到一個滿足預先規(guī)定的符號串的變換過程
C.圖靈的研究成果是哥得爾研究成果的進一步深化,該成果不僅再次表明了某些數(shù)學問題是不能用任何機械過程來解決的思想,而且還深刻地揭示了計算所具有的“能行過程”的本質特征
D.圖靈對圖靈機的描述是關于數(shù)值計算的,因此,圖靈機不能處理非數(shù)值計算
A.一個到一個半;三個
B.三個到三個半;五個
C.四個到四個半;七個
D.兩個到兩個半;四個
A.從“中國的首都在哪里”到“試寫出世界所有國家首都的名字”提升了難度,而不是復雜度
B.“中國的首都在哪里”這類問題屬于記憶水平層(最下層)的問題
C.只要不斷地增加難度,任何一類問題都可以難倒任何一個人
D.“試寫出世界所有國家首都的名字”是理解層次的問題
道德選擇的步驟(算法)順序為()。
(1)確定所面臨的問題:盡量搜集更多的信息以幫助自己對當前問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包括問題的性質、已有的事實、前提和假設等
(2)從不同的角度認識所面臨的難題的性質,包括確定特定情況下適用的道德原則,并對相互之間可能發(fā)生沖突的道德原則進行權衡
(3)利用現(xiàn)有的道德準則,檢查該問題的適用性,如果適用則采取行動進行解決;如果問題比較復雜,解決方案尚不明確,則繼續(xù)下面的步驟
(4)形成解決問題的候選方案
(5)實施所選方案
(6)對候選方案進行評價,考慮所有候選方案的潛在道德后果,做出最為有利的選擇
(7)對實施的結果進行檢查和評價
A.(1)(3)(2)(4)(5)(6)(7)
B.(1)(2)(3)(4)(5)(6)(7)
C.(1)(2)(3)(4)(6)(5)(7)
D.(1)(3)(2)(4)(6)(5)(7)
A.可變性,軟件隨環(huán)境因素而變化
B.不可見性,軟件是看不見的
C.復雜度,復雜是軟件的根本屬性
D.一致性,軟件不必隨接口變化就能保持各子系統(tǒng)之間的一致性
最新試題
系統(tǒng)科學方法針對的是復雜性問題,而復雜性又是相對于人的能力而言的。要理解軟件開發(fā)的復雜性和困難,就有必要先了解“人固有能力的局限性,以及使用工具后產生的力量“。下列哪些選項支撐這個觀點?()
外語水平是優(yōu)秀人才的什么條件?()
下列關于遞歸和迭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將討論范圍限制到一種與職業(yè)相關的具體、特定的檢舉方式上,即非政府檢舉、非個人檢舉,未來的職業(yè)人員應該避免的檢舉有()。
“模”這個概念來自計量系統(tǒng),是計量器產生“溢出”的量,它的值在計量器上表示不出來,計量器上只能表示模的余數(shù)。對于模為(12)10(其十六進制為(C)16)的計量系統(tǒng),其顯示范圍為0~11。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下列有關算法復雜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在Bloom分類法的基礎上,學術界又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比格斯和科利斯在其著作《學習質量評價:SOLO分類理論》中給出的可觀察的學習成果結構分類法就是一個很好的補充。SOLO分類法關注學習者對問題做出反應時所表現(xiàn)的思維過程和所達到的認知水平,能使教育評價的觸角深入到質的層面,能為深度學習和課程評估提供支持。深入理解BLOOM分類法和SOLO分類法有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SOLO分類法沿用了系統(tǒng)科學中的結構和層次兩個基本概念,將SOLO劃分為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lián)結構、抽象拓展等5個層次,屬于無學習的是(),屬于淺層學習的是(),屬于深層學習的是()。
采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方法,計算1≤x≤3范圍內曲線y=1與y=x+sinx之間的近似面積(如下圖陰影部分),那么隨機數(shù)x,y的取值范圍分別為()。
下列關于數(shù)學具有的明顯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系統(tǒng)中一個有代表性的復雜系統(tǒng),需要高度協(xié)調的工作才能保證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為此,必須精確定義網絡中數(shù)據(jù)交換的所有規(guī)則(網絡協(xié)議),然而由這些規(guī)則組成的集合卻相當龐大和復雜。為了解決復雜網絡協(xié)議的設計問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采用系統(tǒng)科學的思想,定義了現(xiàn)在被廣泛使用的開放系統(tǒng)互連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該模型將整個網絡協(xié)議劃分為幾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