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采用道德兩難故事法研究兒童、青少年品德發(fā)展的過程,提出了兒童青少年品德發(fā)展三水平六階段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A.皮亞杰
B.斯陶布
C.章志光
D.柯爾伯格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2007年11月10日,國務院決定從2008年春季學期起免除()
A.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
B.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
C.西部地區(qū)義務教育學雜費
D.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學雜費
2.單項選擇題班主任的工作是從()開始的。
A.評定學生操行
B.教育個別學生
C.了解和研究學生
D.組建班集體
3.單項選擇題毛澤東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國社會主義的教育目的是()
A.培養(yǎng)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B.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新人
C.培養(yǎng)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D.培養(yǎng)腦體結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4.單項選擇題盧俊認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在人的心靈中根本沒有什么生來就有的邪惡。“此說法屬于育目的論的哪種說法()
A.個人本位教育目的論
B.社會教育目的論
C.人文教育目的論
D.神學教育目的的論
5.單項選擇題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認為:人是上帝的造物。此說法屬于教育目的論的哪種說法()
A.個人本位教育目的論
B.社會教育目的論
C.人文教育目的論
D.神學教育目的的論
最新試題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生態(tài)取向認為有效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必然是一個綜合、整體、系統(tǒng)的復雜過程。()
題型:判斷題
()是教育的根本特性。
題型:單項選擇題
最早頒布初等教育法令即普及義務教育法令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不屬于實用主義教育學的觀點。
題型:單項選擇題
我國古代的儒家思想中的積極的成分經由教育出現在了我國當代的語文教科書中,這體現了教育的文化功能中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不屬于當前我國教育目的的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題型:單項選擇題
母語為漢語的小學三年級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時候會感到較為吃力,這體現了人的發(fā)展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04年,清政府首次出臺國家層面的教育目的。這一時期的教育目的主要體現在()這一文件當中。
題型:單項選擇題
()是不同級別、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和不同專業(yè)教育的特定目標,它是教育目的的進一步具體化。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不是文憑社會理論的代表人物。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