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下面是某教師《紅旗飄飄》一課教學活動安排的描述。
1.導入
教師用觀看錄像的形式引入新課。(4分鐘)
2.教學步驟
(1)欣賞樂曲《紅旗頌》的引子和觀看油畫《開國大典》,感受在小號聲中我們革命先烈前仆
后繼、浴血奮戰(zhàn)才迎來的新中國的成立。(5分鐘)
(2)欣賞歌曲,情感積累。(5分鐘)
(3)演唱感受,情感共鳴。(20分鐘)
(4)欣賞國歌,觀看戰(zhàn)爭時的圖片,升華情感。(8分鐘)
3.課堂小結(3分鐘)
要求: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上述案例。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B.能夠跟隨琴聲視唱簡單樂譜
C.具備識譜能力,能夠識讀非常簡單的樂譜
D.具備識譜能力,能夠比較順暢地識讀樂譜
A.人文思想
B.審美思想
C.主體思想
D.綜合思想
A.程硯秋一京劇
B.崔蘭田一豫劇
C.嚴鳳英一越劇
D.小白玉霜一評劇
A.南方曲笛擅長使用舌的技巧,旋律多具跳躍的特點
B.南方笛曲風格典雅、音色柔和、抒情性強
C.北方梆笛擅長使用氣的技巧,旋律多連貫、平衡
D.北方梆笛曲風優(yōu)美、柔和,多以抒情為主
A.《白毛女》
B.《兄妹開荒》
C.《秋子》
D.《傷逝》
最新試題
下列哪種論述不屬于“教改課課堂教學評價”的特點()
指揮的左右手有分工,右手的功能是()
充分運用人體各部位可能發(fā)出的聲音參與演奏,并冠以“人體樂器”的美稱的叫教育家是()
主要內容是體態(tài)律動、視唱練耳和即興音樂活動的教學方法是()
世界四大芭蕾舞劇不包括()
舞蹈與音樂之間存在的共同點是(),這是它們結合的自然基礎。
在音樂發(fā)生移調時,兒童仍然能夠辨別旋律的輪廓。這種建構知識的方式是()
《黃河大合唱》這首歌曲表現(xiàn)出來的是()
16世紀,馬丁·路德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對德國音樂產生了重大影響。下列哪種音樂體裁是這次運動的產物?()
下列樂器中,發(fā)源并流行于夏威夷地區(qū)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