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一則書信,完成后面的問題。 案例: 鋼琴的記憶 親愛的正勇老弟: 你好! ①聽說你心情郁悶,說是姨父、姨媽為你報了二胡班,你學了幾天感覺好難,所以想退學。但費用已交,是退不回來的,于是姨父、姨媽強逼你去學。我想,你還是不妨硬著頭皮去學吧,也許會有意外驚喜呢!我是一個過來人,我深有體會-- ②現(xiàn)在,每次親朋好友來我家聚會,媽媽、爸爸總會讓我到鋼琴前彈上一曲,營造輕松愉悅的氣氛。我也總是欣然領命,親朋好友也常常叫好!然而,說到我彈鋼琴,我曾經(jīng)歷過說不出的向往和苦痛。 ③那一年的元旦,在幼兒園的年會上,我們的老師在會堂一角的鋼琴上演奏了一曲,鋼琴曲一會兒如行云流水,一會兒如彩虹初現(xiàn),一會兒又如泣如訴……贏得了陣陣熱烈的掌聲。從那刻起,我就決定要學好鋼琴?;丶液?,我扯著媽媽幫我報了鋼琴班。 ④幼兒園就這么在歡快的琴聲和笑聲中渡過了。到了小學,為了我能在鋼琴上有所建樹,媽媽花了兩萬元巨資幫我買了一臺鋼琴,還請了一個老師專門教授我。慢慢地,鋼琴占據(jù)了我的大部分休息時間,我心生苦惱,本來可以經(jīng)常和同學相聚.可就是因為這臺可惡的鋼琴無情地剝奪我們的相聚。 ⑤到了三四年時,我已經(jīng)失去了剛入小學時的那份清閑,大批的作業(yè)和鋼琴完全填滿了我的雙休。為了我鋼琴考級,父母親就讓我“長年累月”地彈,彈,彈,彈得我頭暈腦漲。而我呢,為了奪回我的玩耍時間,幾乎每個月都會和父母發(fā)生爭吵。 ⑥雖說我彈鋼琴抵觸情緒大,但在五年級時,我已考過了六級,這是我始料未及的,然而也是在情理之中,因為在這段時間,無論冬夏,我每個星期六都去另一個城市,聽XX學院的一位段老師的課。段老師是我遇到的最粗魯、最無理的老師。他總是繃著一副兇臉孔,兩腮的皺紋一根一根的,像一條條醬色的蚯蚓,一副黑中帶紫的眼鏡架總是搭在那雙緊鎖的眉頭下方。 ⑦他很暴躁,有回我彈錯了音,他當即就把我的手提起來,猛地向琴鍵砸去,砸得鋼琴發(fā)出像野豬拱地似的尖銳地吼叫了一聲。然而,我不知他有什么魔法,經(jīng)過他的教導,我彈鋼琴的水平卻蹭蹭蹭地往上漲。在六年級小學畢業(yè)后的暑假,我一路順風地考過了十級,我高興地恨不得飛起來。 ⑧如今,我回過頭想想,如果沒有這當中的“寒徹骨”“酷暑夜”,沒有媽媽的蠻橫,沒有段老師的兇樣……就決不可能有這般美麗的心情,就決不會給親朋好友帶來陣陣歡樂。 ⑨好了,信就寫到里。希望你讀了我的信后,能早日走出苦惱,快樂無比! 喜歡你的哥哥:歐陽歡 2014年11月17日
問題: 1.請從第④⑤段中找出兩個錯別字,從第⑥⑦段中找出一個病句,并改正。 2請從內(nèi)容方面對該習作進行評析。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集中式提問
B.發(fā)散式提問
C.直問
D.曲問
A.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
B.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
C.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D.道私者亂,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A.這段教學實錄的目的是為了完成“分析燭之武形象特點”這一教學目標
B.在完成語意理解的基礎上,從重讀字詞切人,再結合人物的生平分析人物形象的教學思路抓住了文本特點,深入淺出
C.語文教學的核心是要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學習運用語文,這段教學設計教師通過對學生思維的引導,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開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了學生借助語言還原事物本象的能力
D.教師采用一讀、二讀、三讀的方式,層層推進,指導學生慢慢地讀出了人物復雜的心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是課堂的主體
A.教學風趣幽默,課堂氣氛活躍
B.教師的引導,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
C.教師將閱讀與寫作課聯(lián)系起來教學,不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D.教師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
最新試題
以下是某位高中語文教師有關《蘇武傳》一課的教學反思(節(jié)選),閱讀并回答問題?!短K武傳》是一篇傳記體裁的名篇,其主題就是通過閱讀,讓讀者感受蘇武高貴的靈魂。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就是以“高貴”作為進入人物靈魂的切入點.教學的研究課題也是“與高貴對話”。首先,以“高貴”導入新課,讓學生討論什么是“高貴”。通過討論,學生懂得了高貴其實與個人的年齡、性剮、職位、民族等沒有關系,關鍵在于心靈的強大與自身的信念。其次,感受“高貴”。讓學生在文本中找出能表現(xiàn)“高貴”的事件。第三,解讀“高貴”。讓學生思考,作者是通過哪些手法來解讀“高貴”的。第四,拓展“高貴”。讓學生搜集和整理有關“高貴”的名言名錄。對上述教學反思評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某教材在節(jié)選了關漢卿的雜劇《竇娥冤》,并在其課文的背后補充了《元雜劇的折、鍥子和本》,這一內(nèi)容屬于教科書的哪個系統(tǒng)?()
學習完《勸學》一課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文中“而”字的用法,其中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提出:“增強文化意識,重視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對文化現(xiàn)象的剖析,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边@一能力發(fā)展要求側重達成的課程目標是()
學習完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后,學生對修辭手法的使用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常見修辭手法的使用手法及其效果,以下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教師在講授完《莊暴見孟子》中“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中“乎”字的用法后,為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又為其舉了以下例子,其中符合要求的一項是()
以下有關《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課程目標規(guī)定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帶有插圖的教科書的教學效果要優(yōu)于純文本的教科書。從語文教材的構成來看,插圖屬于語文教科書的哪一個系統(tǒng)?()
某位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沁園春·長沙》一課時設計的誦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先自由誦讀《沁園春·長沙》,再請兩名學生分別朗讀,充分演繹自己對本詞情感的體會。最后聽錄音朗讀?!币韵聦ζ湓u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某教師選擇羅森塔爾的《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開設選修課程,這一課程屬于《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選修系列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