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主體是訪問的發(fā)起者,是一個主動的實體,可以操作被動實體的相關信息或數(shù)據(jù)
B.客體也是一種實體,是操作的對象,是被規(guī)定需要保護的資源
C.主體是動作的實施者,比如人、進程或設備等均是主體,這些對象不能被當作客體使用
D.一個主體為了完成任務,可以創(chuàng)建另外的主體,這些主體可以獨立運行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強制訪問控制
B.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
C.自主訪問控制
D.基于任務的訪問控制
A.通信安全階段
B.計算機安全階
C.信息系統(tǒng)安全階段
D.信息安全保障階段
A.《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見》(中辦發(fā)[2003]27號)
B.《國家網(wǎng)絡安全綜合計劃(CNCI)》(國令[2008]54號)
C.《國家信息安全戰(zhàn)略報告》(國信[2005]2號)
D.《關于大力推進信息化發(fā)展和切實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見》(國發(fā)[2012]23號)
A.I級
B.Ⅲ級
C.Ⅳ級
D.特別級
A.風險處理措施確定以后,應編制詳細的殘余風險清單,并獲得管理層對殘余風險的書面批準,這也是風險管理中的一個重要過程
B.管理層確認接受殘余風險,是對風險評估工作的一種肯定,表示管理層已經(jīng)全面了解了組織所面臨的風險,并理解在風險一旦變?yōu)楝F(xiàn)實后,組織能夠且必須承擔引發(fā)的后果
C.接受殘余風險,則表明沒有必要防范和加固所有的安全漏洞,也沒有必要無限制地提高安全保護措施的強度,對安全保護措施的選擇要考慮到成本和技術的等因素的限制
D.如果殘余風險沒有降低到可接受的級別,則只能被動地選擇接受風險,即對風險不采取進一步的處理措施,接受風險可能帶來的結果
最新試題
風險評估的過程包括()、()、()和()四個階段。在信息安全風險管理過程中,風險評估建立階段的輸出,形成本階段的最終輸出《風險評估報告》,此文檔為風險處理活動提供輸入。還包括()和()兩個貫穿。
組織開發(fā)和實施使用()來保護信息的策略,基于風險評估,宜確定需要的保護級別,并考慮需要的加擊算法的類型、強度和質量。當實施組織的()時,宜考慮我國應用密碼技術的規(guī)定和限制,以及()跨越國界時的問題。組織應開發(fā)和頭施在密鑰生命周期中使用和保護密鑰的方針。方針應包括密鑰在其全部生命周期中的苦理要求,包括密鑰的生成、存儲、歸檔、檢索、分配、卸任和銷毀過程中的安全。宜保護所有的密鑰免遭修改和丟失。另外,秘鑰和私有密鑰需要防范非授權的婦盡。用來生成、存儲和歸檔密鑰的設備宜進行()
某公司一名員工在瀏覽網(wǎng)頁時電腦遭到攻擊,同公司的技術顧問立即判斷這是網(wǎng)站腳本引起的,并告訴該員工跨站腳本分為三種類型,該員工在這三種類型中又添一種,打算考考公司的小張,你能找到該員工新增的錯誤答案嗎?()
COBIT(信息與相關技術的控制目標)是國際專業(yè)協(xié)會ISACA為信息技術(IT)管理和IT治理創(chuàng)建的良好實踐框架。COBIT提供了一套可實施的“信息技術控制”,并圍繞IT相關流程和推動因素的邏輯框架進行組織。COBIT模型如圖所示。按照流程,請問COBIT組件包括()等部分。
()攻擊是建立在人性”弱點”利用基礎上的攻擊,大部分的社會工程學攻擊都是經(jīng)過()才能實施成功的。即使是最簡單的“直接攻擊”也需要進行()。如果希望受害者接受攻擊者所(),攻擊者就必須具備這個身份所需要的()
ITIL最新版本是V3.0,它包含5個生命周期,分別是()
信息安全風險管理是基于()的信息安全管理,也就是始終以()為主線進行信息安全的管理。應根據(jù)實際()的不同來理解信息安全風險管理的側重點,即()選擇的范圍和對象重點應有所不同。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有很多偉人都為通信亊業(yè)的發(fā)展貢獻出自己力量,根據(jù)常識可知以下哪項是正確的?()
《網(wǎng)絡安全法》共計(),(),主要內容包括:網(wǎng)絡空間主權原則、網(wǎng)絡運行安全制度()、網(wǎng)絡信息保護制度()、等級保護制度()等。
風險評估的工具中,()是根據(jù)脆弱性掃描工具掃描的結果進行模擬攻擊測試,判斷被非法訪問者利用的可能性。這類工具通常包括黑客工具、腳本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