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開辟后,中國社會不斷受到西方文明沖擊,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fā)展過程。
材料一:中國似乎長期處于靜止狀態(tài),其財富也許在許久以前已完全達到該國法律制度所允許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末該國土壤、氣候和位置所可允許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個忽視或鄙視國外貿易、只允許外國船舶駛入一二港口的國家,不能經營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經營的那么多交易。此外,在富者或大資本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貧者或小資本家不但不能安全,而且隨時都可能被下級官吏借口執(zhí)行法律而強加掠奪的國家,國內所經營的各種行業(yè),都不能按照各種行業(yè)的性質和范圍所能容納的程度,投下足夠多的資本。
——亞當·斯密《國富論》(1776年)
材料二:“英國在印度要完成雙重的使命:一個是破壞性的使命,即消滅舊的亞洲式的社會;另一個是建設性的使命,即在亞洲為西方式的社會奠定物質基礎?!?br />
——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70頁
材料三:“在印度人自己還沒有強大到能夠完全擺脫英國的枷鎖以前,印度人民是不會收到不列顛資產階級在他們中間播下的新的社會因素所結的果實的?!?br />
——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73頁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馬克思說:“美洲的發(fā)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朝道路系統(tǒng)的修建在當時有何影響。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利條件。
根據上述材料,分析馬漢提出“應積極、有效地對長江流域施加影響”的理由。
17世紀,憑借強大的商船隊壟斷世界航運業(yè),成為“海上馬車夫”的國家是()
凡是不以工業(yè)發(fā)展為基礎的商業(yè)繁榮,是不能持久的;在資本主義世界地位的上升,必須憑借自己雄厚的工業(yè)基礎?!安荒艹志谩钡睦C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