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甲公司于6月10日向乙公司發(fā)出要約訂購一批紅木,要求乙公司于6月15日前答復。6月12日,甲公司欲改向丙公司訂購紅木,遂向乙公司發(fā)出撤銷要約的信件,于6月14日到達乙公司。而6月1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的回復,乙公司表示紅木缺貨,問甲公司能否用杉木代替。根據(jù)合同法律制度的規(guī)定,甲公司的要約失效的時間為()。

A.6月12日
B.6月13日
C.6月14日
D.6月15日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甲公司于7月1日向乙公司發(fā)出要約,出售一批原材科,要求乙公司在1個月內(nèi)做出答復,該要約于7月2日到達乙公司。當月,因市場行情變化,該種原材料市場價格大幅上升,甲公司擬撤銷該要約。根據(jù)合同法律制度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甲公司能否撤銷要約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不可以撤銷該要約,因該要約確定了承諾期限
B.可以撤銷該要約,撤銷通知在乙公司發(fā)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乙公司即可
C.可以撤銷該要約,撤銷通知在承諾期限屆滿前到達乙公司即可
D.可以撤銷該要約,撤銷通知在乙公司發(fā)出承諾通知之前發(fā)出即可

4.問答題

2010年3月5日,A房地產(chǎn)開發(fā)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與B銀行簽訂借款合同。該借款合同約定:借款總額為2億元;借款期限為2年6個月;借款利率為年利率5.8%,2年6個月應付利息在發(fā)放借款之日預先一次從借款本金中扣除;借款期滿時一次全額歸還所借款項;借款用途為用于S房地產(chǎn)項目(以下簡稱S項目)開發(fā)建設;
A公司應當按季向B銀行提供有關財務會計報表和借款資金使用情況;任何一方違約,違約方應當向守約方按借款總額支付1%的違約金。
在A公司與B銀行簽訂上述借款合同的同時,B銀行與A公司簽訂了抵押合同。B銀行與A公司簽訂的抵押合同約定:A公司以正在建造的S項目作為抵押,如果A公司不能按時償還借款或不能承擔違約責任,B銀行有權用抵押的S項目變現(xiàn)受償。
B銀行依照約定于2010年3月6日向A公司發(fā)放借款,并從發(fā)放的借款本金中扣除了2年6個月的借款利息。2011年4月5日,B銀行從A公司提供的相關財務會計資料中發(fā)現(xiàn)A公司將借款資金挪作他用,遂要求A公司予以糾正,A公司以借款資金應當由自己自行支配為由未予糾正。
同年5月,B銀行通知A公司,要求A公司提前償還借款,A公司以借款尚未到期為由拒絕償還借款。同年8月,B銀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借款合同,并要求A公司提前償還借款,將用于抵押的S項目變現(xiàn)受償。
經(jīng)查:A公司實際投入S項目的資金為3800萬元,挪用資金15000萬元;S項目經(jīng)評估后的可變現(xiàn)價值為3500萬元;S項目建設取得了一切合法的批準手續(xù),但在抵押時未辦理抵押登記。
要求:
根據(jù)上述事實及有關規(guī)定,回答下列問題:
(1)借款合同約定借款利息預先從借款本金中扣除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定?如何處理?
(2)根據(jù)上述提示內(nèi)容,A公司應當如何向B銀行支付利息?
(3)根據(jù)《物權法》的規(guī)定說明B銀行與A公司設定抵押權是否有效?并說明理由。
(4)B銀行可否要求解除借款合同?并說明理由。

5.問答題

甲公司擬購買一臺大型生產(chǎn)設備,于2011年6月1日與乙公司簽訂一份價值為80萬元的生產(chǎn)設備買賣合同。合同約定:
(1)設備直接由乙公司的特約生產(chǎn)服務商丙機械廠于9月1日交付給甲公司;
(2)甲公司于6月10日向乙公司交付定金16萬元;
(3)甲公司于設備交付之日起10日內(nèi)付清貨款;
(4)合同履行過程中,如發(fā)生合同糾紛,向某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合同簽訂后,丙機械廠同意履行該合同為其約定的交貨義務。
6月1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定金16萬元。
9月1日,丙機械廠未向甲公司交付設備。甲公司催告丙機械廠,限其在9月20日之前交付設備,并將履約情況告知乙公司。至9月20日,丙機械廠仍未能交付設備。因生產(chǎn)任務緊急,甲公司于9月30日另行購買了功能相同的替代設備,并于當天通知乙公司解除合同,要求乙公司雙倍返還定金32萬元,同時賠償其他損失。乙公司以丙機械廠未能按期交付設備,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應由丙機械廠承擔違約責任為由,拒絕了甲公司的要求。
10月10日,甲公司就此糾紛向法院提起訴訟。
要求:
根據(jù)上述情況和合同法、擔保法、仲裁法等法律制度的有關規(guī)定,回答下列問題:
(1)甲公司是否有權解除合同?說明理由。
(2)乙公司主張違約責任應由丙機械廠承擔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說明理由。
(3)甲公司與乙公司之間的買賣合同解除后,合同中的仲裁協(xié)議是否仍然有效?說明理由。
(4)甲公司與乙公司約定的定金條款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說明理由。
(5)法院是否有權審理該合同糾紛?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