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波長為500nm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寬度為0.025mm的單縫上,以焦距為50cm的會聚透鏡將衍射光聚焦于焦面上觀察,求
(1)衍射圖樣中央亮條紋的半寬度;
(2)第二暗紋到中央亮紋的距離;
假設照射邁克爾遜干涉儀的光源發(fā)出兩種波長的單色光(設λ1>λ2)。因此當平面鏡M1移動時,條紋將周期性的消失和再現。設△h表示條紋相繼兩次消失M1移動的距離,△λ=λ1-λ2,試證明:。
最新試題
為看清4km處相隔150mm的兩個點(設l′=0.0003rad),若用開普勒望遠鏡觀察,則:(1)求開普勒望遠鏡的工作放大倍率;(2)若筒長L=100mm,求物鏡和目鏡的焦距;(3)物鏡框是孔徑光闌,求出射光瞳距離;(4)為滿足工作放大率的要求,求物鏡的通光孔徑;(5)若物方視場角2ω=8°求象方視場角;(6)漸暈系數K=50%,求目鏡的通光孔徑。
一個人近視程度是-2D(屈光度),調節(jié)范圍是8D,求:(1)遠點距離;(2)其近點距離;(3)配戴100度近視鏡,求該鏡的焦距;(4)戴上該近視鏡后,求看清的遠點距離;(5)戴上該近視鏡后,求看清的近點距離。
在共軸球面光學系統(tǒng)中,橫向放大率=3,表明該物所成的像為正立像且物像虛實相反。
已知兩個光學系統(tǒng)的焦距分別為,二者軸向間隔d=50mm,求此組合系統(tǒng)的焦點坐標和焦距。
在單縫衍射實驗中,當縫的寬度a遠大于單色光的波長時,通常觀察不到衍射條紋,試由單縫衍射暗條紋條件的公式說明這是為什么?
以下四種被瞄準圖案中,()圖案人眼的瞄準精度最低。
有像散必然存在場曲,但場曲存在是不一定有像散。
已知開普勒望遠鏡的視覺放大率Γ=-6×,視場角2ω=6°;出瞳直徑D′=4mm;出瞳距l(xiāng)′z=13mm。設物鏡為孔徑光闌,計算:(1)物鏡的通光口徑;(2)視場光闌的口徑;(3)不漸暈時目鏡的通光口徑。
五角棱鏡成像的物象坐標變化如圖所示。
放大鏡的放大率僅由放大鏡的焦距f′所決定,焦距越大則放大率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