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0km/h
B.100km/h
C.120km/h
D.160km/h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輥輪安裝與調整應符合鋪設圖要求,各零部件應保持齊全,作用良好。
B.閉合狀態(tài)下,輥輪與尖軌軌底邊緣間的空隙應為2~3mm。
C.輥輪槽排水孔應保持暢通。
D.輥輪上、下部分連接螺栓松動、折斷、缺失或輥輪轉動不靈活、破損時應立即修理或更換。
A.1~3
B.2~3
C.2~4
D.3~5
A.13
B.14
C.15
D.16
A.鋼軌全截面斷裂
B.裂紋貫通整個軌頭截面
C.裂紋貫通整個軌底截面
D.鋼軌頂面上有長度大于35mm且深度大于5mm的掉塊
A.鋼軌面擦傷200~250km/h:深度大于0.5mm
B.波形磨耗谷深≥0.2mm
C.焊接接頭低塌≥0.4mm
D.焊接缺陷或鋼軌內部材質缺陷達到判廢標準。
最新試題
采用大型養(yǎng)路機械進行線路和道岔(調節(jié)器)全面起撥道、搗固、穩(wěn)定和鋼軌預防性打磨作業(yè)的周期,原則上為通過總重30~50Mt,最長不宜超過2年。
可以對轉轍器滑床臺涂油,轍叉滑床臺可涂固體潤滑劑。各部位螺栓涂油時不得污染橡膠墊板、彈性鐵墊和彈性基板。
設計行車速度200~250km/h(不含)區(qū)間正線最大坡度不應大于30‰。
鋼軌傷損加固時,應盡量使傷損部位處于夾板中部,嚴禁夾板與焊筋接觸。
無縫線路相鄰單元軌節(jié)之間鎖定軌溫之差不應大于5℃,同一區(qū)間內單元軌節(jié)最高與最低鎖定軌溫之差不應大于10℃。
工務段應配置相應設備、人員,制定管理制度等,取得相應計量檢定或校準資質,對段管計量器具按計量檢定規(guī)程規(guī)定的周期進行檢定或校準。
最后一遍打磨應降低打磨功率或提高打磨速度,以保證鋼軌打磨后表面粗糙度達標。
道岔每月檢查應對輪軌接觸面(光帶)檢查,重點檢查尖軌與基本軌共同受力部位接觸面(位置、塑性變形、磨耗等)進行全面查看、重點檢測。
養(yǎng)路機械、機具及防護設備,狀態(tài)良好,禁止上道使用。
鋼軌位移觀測樁必須預先埋設牢固,均勻布置,內側應距線路中心不小于2.5m,橋梁地段應在固定支座上方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