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操作者、樣品和環(huán)境
B.柜內(nèi)可以使用明火
C.產(chǎn)生氣溶膠的操作,不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進行
D.以上都不對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立即用合適的消毒劑噴霧消毒
B.用布或紙巾覆蓋并吸收溢出物,向紙巾上傾倒合適的消毒劑,并立即覆蓋周圍區(qū)域,從溢出區(qū)域的外圍開始,向中心進行處理,作用30分鐘后,將所處理物質(zhì)清理掉
C.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銳器,則要使用簸箕或硬的厚紙板來收集處理過的物品,并將它們置于可防刺透的容器中以待處理
D.對溢出區(qū)域再次清潔并用消毒劑消毒
A.實驗室應確保具備足夠的有適當防護水平的清潔防護服可供使用
B.污染的防護服應于適當標記的防漏袋中放置并搬運
C.每隔適當?shù)臅r間應更換防護服以確保清潔,被危險材料污染應立即更換
D.必須使用塑料圍裙或防液體的長罩服
A.紫外線照射
B.高壓蒸汽滅菌
C.焚燒
D.熏蒸
A.能夠抑制微生物生長和繁殖但不足將其殺滅的物質(zhì)
B.能夠殺死微生物或抑制它們生長和繁殖的制劑
C.能夠殺死微生物的化學品或化學混合物
D.用于殺死微生物和孢子的化學品或化學混合物
A.134℃、3分鐘
B.126℃、5分鐘
C.121℃、15分鐘
D.115℃、25分鐘
最新試題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最高為()
實驗室感染的途徑()
Ⅱ級生物安全柜用于保護()。
感染性物質(zhì)溢撒后,應當立即用含()濃度的含氯消毒劑的紙巾或抹布覆蓋,并使其作用()分鐘,然后戴手套清理掉。
在實驗室開展實驗必須做的個人防護包括()
抗菌劑的定義中,以下哪個是正確的?()
生物安全實驗室培養(yǎng)物、感染性物質(zhì)破碎及溢出在臺面、地面和其他表面,正確的措施不包括()。
密度與準確度關系是()
以下哪項不屬于物理消毒滅菌方法?()
避免感染性物質(zhì)擴散實驗操作注意2~3mm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