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止不可欲的行為和保障可欲的行為。 (2)為私人生活計劃提供便利。 (3)提供服務和福利分配。 (4)解決未規(guī)定的爭端。
(1)國家必須以正式的法律來統(tǒng)治。 (2)執(zhí)行已經(jīng)公布的法律。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格老秀斯首先把法分為自然法和意志法。 (2)然后把意志法分為神命法和人為法。 (3)人為法又分為國內(nèi)法和國際法。
(1)國家的權利與憲法。 (2)民族的權利與國際法。 (3)世界法。
最新試題
西方法律思想史與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主要區(qū)別是()。
西方法律思想史屬于()。
斯賓諾莎認為人性決定人在行為時,必定是()。
最早提出“天賦人權”概念的思想家是()。
霍布斯認為刑罰的權力來自于()。
洛克認為自然法的本質(zhì)是()。
西方封建社會解體時期的法律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有()。
斯賓諾莎認為法律形成的基本方式有()。
蘇格拉底認為法是()。
馬基雅弗利認為進行統(tǒng)治的手段不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