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法測定基層現場密度的工作有:①筒內砂不在流時,取走灌砂筒并稱量筒內剩余砂的質量;
②選取挖出材料代表性樣品,測定含水量;
③稱取所有挖出材料質量;
④沿基板中孔鑿成試洞,并收集挖出材料;
⑤標定同下部圓錐體內砂的質量;
⑥選擇試驗地點,并清掃干凈;
⑦放置灌砂筒,打開開關讓砂流入試坑;
⑧標定量砂的單位質量;
⑨稱取一定質量標準砂,并裝入灌砂筒;
正確的測試步驟為()
A.⑥⑨⑤⑧④②③⑦①
B.⑤⑧⑥⑨④③②⑦①
C.⑥⑤⑧⑨④③②⑦①
D.⑤⑧⑥⑨④②③⑦①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頂面法測定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材料抗壓回彈模量,試驗工作包括:①千分表歸零,并記錄初讀數;
②試件浸水一晝夜;
③預壓;
④安置千分表;
⑤試件端面處理;
⑥逐級加載卸載,讀取并記錄千分表讀數;
正確的試驗過程為()
A.⑤②③④①⑥
B.⑤②④③①⑥
C.⑤②③①④⑥
D.⑤②⑥③①④
關于水泥穩(wěn)定碎石劈裂強度試驗有以下說法:①試件高徑比為1:1的圓柱體;
②試件以最佳含水量和預定壓實度靜壓成型;
③粗粒土試模直徑為15cm;
④南方地區(qū)試件養(yǎng)生溫度為25±2℃;
⑤用于應力檢驗時試件保濕養(yǎng)生90天;
正確的說法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石灰穩(wěn)定土擊實試驗有以下說法:①試料采用四分法取樣;
②預定含水量依次相差1%~2%,且其中至少有2個大于和2個小于最佳含水量;
③試料加入計算用水量和石灰后裝入塑料袋浸濕備用;
④最后一層試樣超出試筒頂的高度不得大于6mm;
正確的說法為()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石灰穩(wěn)定類材料重型擊實試驗工作有:①加入所需穩(wěn)定劑,并充分拌和搖勻;
②確定預定含水量;
③取下套環(huán),刮平試樣,拆除底板,擦凈試筒外壁后稱取質量;
④采用四分法選取等分試料;
⑤加入計算應加的水量,并充分拌和搖勻;
⑥按要求進行分層填料、分層擊實;
⑦脫模后取樣測定含水量;
正確的試驗步驟為()
A.②④①⑤⑥③⑦
B.④②⑤①⑥③⑦
C.④②①⑤⑥③⑦
D.②④⑤①⑥③⑦
EDTA滴定法測定石灰劑量的試驗工作:①攪拌3分鐘,放置沉淀4分鐘,直到出現澄清懸浮液為止,記錄時間,轉移上部清液;
②移液管吸取上層懸浮液置于三角瓶,加入1.8%氫氧化鈉,加入鈣紅指示劑并搖勻;
③稱取300克混合料放在搪瓷杯中,攪散并加入600升10%氯化銨溶液;
④準備標準曲線;
⑤選取有代表性的混合料;
⑥EDTA標準液滴定,并記錄消耗量;
正確的試驗順序為()
A.④②③①⑤⑥
B.④⑤③①②⑥
C.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⑤④③②⑥
最新試題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技術狀況檢測評定工作的通知》(交辦公路(2021)83號)中規(guī)定四級及以下公路路面技術狀況的評定只有路面損壞一項指標。
水泥穩(wěn)定碎石目標配合比設計時發(fā)現無側限抗壓強度的代表值低于設計要求,以下不能用于完善目標配合比設計的措施是()。
測定水泥穩(wěn)定碎石含水率試驗時,取2000g試樣經粉碎后放入鋁盒中,將盛有試樣的鋁盒放在盒蓋上,然后一起放入烘箱中,啟動烘箱加熱至試樣完全烘干,按此方法測定的含水率與實際值相比()。
若計算的初步配合比為水泥:水:砂:石=345:195:663:1179,在試驗室試拌15L 檢驗其工作性,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技術狀況檢測評定工作的通知》(交辦公路(2021)83號)中規(guī)定三級公路路面技術狀況指數PQ1包含()分項指標。
短脈沖雷達測定路面厚度試驗的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以下平整度的測試方法的描述,正確的是()。
土工合成材料拉拔摩擦特性試驗時,試驗結束的條件是水平荷載必須出現峰值。
利用當地材料進行現場CBR和DCP相關性試驗時,為了建立現場CBR值與DCP測試的貫入度Dd或動貫入阻力Qd之間的相關性關系式,測點數宜不少于()個。
關于挖坑灌砂法測定壓實度,說法正確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