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在“八年研究”報告(《史密斯一泰勒報告》)中,()首次提出教育評價的概念。

A.比貝
B.克龍巴赫
C.斯塔弗爾比姆
D.泰勒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學期結束前,劉校長與楊主任一起研究下學期的教學評估問題。楊主任說:“我對教育評估有個想法,為使評估科學化,必須建立一個能客觀衡量質量的量標,它包括工作數量和工作成效兩個方面。工作數量的量標指定編人員、教學計劃、學科特點等方面所確定的一個教師的標準工作量,并把課外活動、跨教材上課等都折成工作量加以計算。這樣,避免勞逸不均現(xiàn)象。工作成效的量標,可根據學生學習狀況作數量統(tǒng)計分析,例如,分析各學科在各班級中的平均分、優(yōu)秀率和不及格率、學生的總分與各分數段的分布情況、各班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分數差、成績的升降幅度等;根據學生學習能力作統(tǒng)計分析,例如學生答題速度等;據教師工作能力作統(tǒng)計分析,如……長期以來,我們在教學評估中習慣用大體上,基本上之類的字樣,忽視了對事實進行數量統(tǒng)計和分析,或憑我們印象用幾條優(yōu)點來評價教師的工作。這樣在某種程度上挫傷了部分教師的積極性,沒有一個科學量標,很難對學校教學工作進行全面、科學的質量評估。”劉校長笑了笑:“楊老師,你把質量評估搞那么復雜。現(xiàn)在,教師每周一般上課12節(jié),大家也沒有意見,至于教師工作成效,我們經常聽課、檢查作業(yè)等做了不少工作,應該說對工作情況是比較了解的。學校教育與工廠不同。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教學質量高低不僅看教師工作,還要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何。何況,教師勞動的特點是個體勞動、集體成果,不可能像你所說的那樣,簡單地用一些教學,幾條標準來評價教學?!币粓鰶]有結果的爭論就這樣結束了。根據以上關于教育評估的爭論回答下列問題:你認為應該怎樣對待他們討論的問題?

答案: 首先應認識到定性評估和定量評估沒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只有恰當與不恰當之別,應體現(xiàn)科學性原則。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將定性評估...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