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問題。
浣溪沙
晏幾道
唱得紅梅①字字香,柳枝桃葉②盡深藏。遏云③聲里送離觴。
才聽便拚④衣袖濕,欲歌先倚黛眉長。曲終敲損燕釵梁。
[注]①“梅”:指歌曲《落梅花》、《梅花引》之類,多述離情。②柳枝桃葉:“柳枝”,指樂府《楊柳枝》曲,亦指歌女名;“桃葉”,晉朝王獻之愛妾之名,臨江相別時王獻之作《桃葉歌》。③遏云:《列子•湯問》載,秦青唱歌送薛譚,“聲振林木,響遏行云”。④“拚”(pàn):舍棄、不顧。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下列語句排列最恰當?shù)氖牵ǎ?br /> ①用一根思想的線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會遍地亂滾
②散文雖“散”而不亂
③全靠思想把那一切材料統(tǒng)一起來
④這才成為整齊的珠串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最新試題
各學段關于朗讀的目標中都要求“()”,朗讀要提倡(),要摒棄()的腔調(diào)。
文學作品閱讀的評價,著重考察學生()的水平。
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習過程,有利于及時揭示問題、及時反饋、()。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
語文學段目標與內(nèi)容從()、()、()、()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準還提出了()的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給出的教學建議主要是哪四點?
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善于將()、()有機結(jié)合,相互促進。要關注作文的書寫質(zhì)量,要使學生把作文的書寫也當作()的過程。
語文課程目標從()、()、()三個方面設計。三者相互滲透,融為一體。目標的設計著眼于()的整體提高。
語文教材應該為師生留有足夠的空間,以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給教師靈活處理教學內(nèi)容的余地。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與()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