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二(2-羧基苯)-3-苯甲(簡寫B(tài)CPF)的結構簡式如右所示,是新近合成的Cu2+的良好顯色劑。已知它與Cu2+形成的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長為560nm。配合物溶液的吸光度值A與配合物的濃度c(配合物)成正比,即A=kc(配合物)。為確定BCPF與Cu2+配合物的組成、穩(wěn)定性以及溶液pH值對配合物穩(wěn)定性的影響,實驗得到下面兩條曲線:
曲線1:溶液吸光度A隨Cu2+總濃度c(Cu2+)和BCPF總濃度c(BCPF)變化的曲線:各溶液的pH值相同,改變c(Cu2+)和c(BCPF),且使c(Cu2+)+c(BCPF)=2.0×10-4mol/L,測定各吸光度值。以吸光度A對Cu2+總濃度c(Cu2+)、BCPF總濃度c(BCPF)作圖。
曲線2:配制一系列c(Cu2+)、c(BCPF)相同而pH值不同的該配合物溶液,測定各溶液的pH值與在560nm的吸光度值的關系,以A對pH作圖。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若某原電池電池反應的△rHm不隨溫度而變,則該電池的電動勢溫度系()。
A.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B.不隨溫度而變,為定值;
C.為零;
D.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A.更多;
B.更少;
C.不多也不少;
D.可能更多也可能更少。
當兩電池進行可逆放電且電池反應完成了1mol反應進度時,兩原電池所作的電功分別為W’r(1)和W’r(2),兩電池的電動勢分別為E(1)與E(2),而且W’r(1)()W’r(2),E(1)()E(2)。(設反應系統(tǒng)為無限大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難溶鹽的溶度積Ksp,可通過電動勢的測定來求得的,但需要設計一適當?shù)脑姵亍,F(xiàn)欲測定AgBr(s)的溶度積Ksp,下列的電池中的()電池為所要設計的電池。
A.a
B.b
C.c
D.d
最新試題
定溫定壓下, 溶質(zhì)分配地溶入兩種互不相溶溶劑中, 當溶質(zhì)在兩種溶劑中的分子大小相同,溶質(zhì)在兩相的濃度比是()。
某反應為一級反應,在167℃,230秒時有90%的反應物發(fā)生了反應,在127℃,230秒時有20%的反應物發(fā)生了反應,試計算:(1)反應的活化能。(2)在147℃時,反應的半衰期是多少?
關于溶膠的ξ電位,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關于膠體分散體系的特點,以下不正確的是()。
用I2作催化劑條件下,乙醛氣相熱分解反應為:,假定反應機理為:(1)試導出反應速率方程式;(2)已知ΔbHm(H-I)=298.3kJ·mol-1,ΔbHm(I-I)=151.2kJ·mol-1,估算反應的表觀活化能Ea。
對于稀溶液,有關原鹽效應的敘述錯誤的是()。
關于一級反應的特點,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對于可逆電池,溫度系數(shù)大于零,則電池從環(huán)境吸熱。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么?為什么會發(fā)生毛細凝聚現(xiàn)象?
在有機溶劑中的蔗糖水解反應,其半衰期與起始濃度成反比,在水中的水解反應,其半衰期與起始濃度無關。兩實驗事實無誤,卻相互矛盾?;瘜W動力學無法解釋這種實驗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