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甲于1994年5月3日創(chuàng)作完成了一部小說,該小說于1996年7月9日出版,甲于1998年9月2日去世。甲對該小說的著作財產權截止于()

A.2046年7月9日
B.2046年12月31日
C.2048年9月2日
D.2048年12月31日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甲創(chuàng)作了一首泰文歌曲,乙將該歌詞翻譯成了英文,丙演唱該英文歌曲時應當()

A.取得甲的許可并支付報酬
B.取得乙的許可并支付報酬
C.取得甲和乙的許可并支付報酬
D.無需取得甲和乙的許可,但要支付報酬

2.單項選擇題關于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他人的作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他人已發(fā)表的作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
B、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他人未發(fā)表的作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
C、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他人作品,無論是否發(fā)表,都應當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
D、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他人作品,無論是否發(fā)表,都可以不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

3.單項選擇題下列關于保護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公司享有著作權的作品,其財產性權利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公司變更或終止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B、出版者許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權利保護期為10年,截止于使用該版式設計的圖書、期刊首次出版后第10年的12月31日。
C、錄音錄像制作者對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享有的相關權利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該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D、廣播電臺有權禁止未經其許可即轉播其播放的廣播,該權利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該廣播首次播放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4.單項選擇題下列關于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說法錯誤的是()

A、紀念館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通過信息網絡向本館館舍內服務對象提供本館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數(shù)字作品,且無需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B、遠程教育機構通過信息網絡向注冊學生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使用其已經發(fā)表作品的片段,但應當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C、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信息網絡上已經發(fā)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問題的時事性文章,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且不向其支付報酬。 
D、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在公眾集會上發(fā)表的講話,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且不向其支付報酬。

5.單項選擇題甲為作品《A》的作者,他將該畫售給畫店老板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甲對畫有著作權,因而可以隨意展覽該畫
B、乙對畫有所有權,因而可允許雜志社將該畫作為封面使用
C、乙須經甲的同意才能燒掉此畫
D、乙可以展覽此畫并收取一定報酬

最新試題

行為人有《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24條規(guī)定的行為的,情節(jié)嚴重,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于()的規(guī)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題型:多項選擇題

我國法令明確規(guī)定侵害知識產權犯罪被害人可以向公安機關控告,公安機關負責立案偵查,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自訴刑事案件及由公安機關、檢察院公訴的刑事案件均可附帶民事訴訟。()

題型:判斷題

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在十萬元以上的,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未遂)定罪處罰。()

題型:判斷題

知識產權犯罪主體為自然人和單位。()

題型:判斷題

明知他人實施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而為其提供生產、制造侵權產品的主要原材料、輔助材料、半成品、包裝材料、機械設備、標簽標識、生產技術、配方等幫助,或者提供互聯(lián)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空間、通訊傳輸通道、代收費、費用結算等服務的,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共犯論處。()

題型:判斷題

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自訴案件,對于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取得的證據(jù),在提起自訴時能夠提供有關線索,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調取。()

題型:判斷題

170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權法:《為鼓勵知識創(chuàng)作而授予作者及購買者就其已印刷成冊的圖書在一定時期內之權利法》,即《安娜法令》。()

題型:判斷題

侵犯商業(yè)秘密罪中的商業(yè)秘密應具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侵犯知識產權罪只能由作為構成,不作為不可能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犯罪。()

題型:判斷題

多次實施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未經行政處理或者刑事處罰的,非法經營數(shù)額、違法所得數(shù)額或者銷售金額累計計算。()

題型:判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