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享有著作權的作品,其財產性權利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公司變更或終止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B、出版者許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權利保護期為10年,截止于使用該版式設計的圖書、期刊首次出版后第10年的12月31日。
C、錄音錄像制作者對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享有的相關權利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該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D、廣播電臺有權禁止未經其許可即轉播其播放的廣播,該權利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該廣播首次播放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紀念館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通過信息網絡向本館館舍內服務對象提供本館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數(shù)字作品,且無需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B、遠程教育機構通過信息網絡向注冊學生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使用其已經發(fā)表作品的片段,但應當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C、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信息網絡上已經發(fā)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問題的時事性文章,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且不向其支付報酬。
D、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在公眾集會上發(fā)表的講話,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且不向其支付報酬。
A、甲對畫有著作權,因而可以隨意展覽該畫
B、乙對畫有所有權,因而可允許雜志社將該畫作為封面使用
C、乙須經甲的同意才能燒掉此畫
D、乙可以展覽此畫并收取一定報酬

最新試題
我國《刑事訴訟法》以國際通行的重罪原則、比例原則為指導思想來確定我國技術偵查措施的適用條件,所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不屬于重罪,所以在司法實務中不能適用技術偵查措施。()
刑法第213條至219條規(guī)定的知識產權犯罪都是故意犯罪。()
對于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應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取證模式,譬如通過公證、制作檢查筆錄、恢復破壞程序等方式進行證據(jù)保全與固定。()
侵犯商業(yè)秘密罪中的商業(yè)秘密應具有()。
侵犯著作權案中,行為人實施了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具體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