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甲于2005年3月5日向日本專利行政部門提出的發(fā)明專利申請
B.乙于2006年1月15日向中國專利行政部門提出的發(fā)明專利申請
C.丙于2005年2月3日向中國專利行政部門提出的發(fā)明專利申請
D.王先生的共同發(fā)明人丁于2005年5月8日向中國專利行政部門提出的發(fā)明專利申請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某外國人將其主題相同的發(fā)明專利同時向其本國和我國專利局提出申請
B.王某向專利局提出申請,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在審查時發(fā)現(xiàn)其提出申請前,已有同樣的技術由他人向專利局提出過申請,并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C.王某的在先申請被專利局駁回
D.王某將其專利申請在被公布以前撤回
A.在先專利申請在被公布以前撤回
B.在先專利申請被專利局駁回
C.在先專利申請被公布以后放棄其專利申請權
D.甲、乙同時將相同主題的發(fā)明專利分別向我國和日本專利局提出申請
A.發(fā)明新穎性
B.實用新穎性
C.外觀設計新穎性
D.創(chuàng)造性
A.對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負有保密義務的非特定人
B.基本于合同約定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
C.因工作關系而了解技術內容的專利代理人、上級機關科技管理人員、專利機關管理人員
D.無能力理解該項技術內容的人員
A.出版物公開
B.以使用方式公開
C.展覽公開
D.專家負有保密義務的咨詢論證會
最新試題
在假冒注冊商標罪中,“同一種商品”是指名稱相同的商品以及名稱不同但指同一事物的商品。()
“故意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若“情節(jié)嚴重”方可構成犯罪。根據(jù)相關解釋和司法實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視為“‘情節(jié)嚴重”,應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侵犯著作權罪中的犯罪行為有()
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自訴案件,對于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取得的證據(jù),在提起自訴時能夠提供有關線索,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調取。()
我國法令明確規(guī)定侵害知識產權犯罪被害人可以向公安機關控告,公安機關負責立案偵查,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自訴刑事案件及由公安機關、檢察院公訴的刑事案件均可附帶民事訴訟。()
侵犯知識產權罪只能由作為構成,不作為不可能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犯罪。()
侵犯商業(yè)秘密罪中的商業(yè)秘密應具有()。
著作權與專利權同屬知識產權類型,其區(qū)別主要在于()。
刑法第213條至219條規(guī)定的知識產權犯罪都是故意犯罪。()
涉嫌商標犯罪的,辦案機關應當對侵權的商品、商標標識,以及商標標識附著于商品的狀況分別取證,并準確全面地拍攝記錄相關商標標識的具體細節(jié)和附著商標標識的商品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