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若雜物電梯井道下方有人員可進入的空間,或采用兩根或以上鋼絲繩(鏈條)懸掛的情況下,電力驅(qū)動的雜物電梯或間接作用式液壓雜物電梯的轎廂應配置安全鉗
B.若雜物電梯井道下方有人員可進入的空間,則直接作用式液壓雜物電梯可以設置由限速器觸發(fā)的安全鉗作為組合保護措施
C.若在雜物電梯井道下方對重或平衡重區(qū)域內(nèi)有人員可進入的空間,則對重或平衡重應配置安全鉗
D.當轎廂安全鉗作用時,設置在轎廂上的一個符合規(guī)定的電氣裝置應在安全鉗動作以前或同時使雜物電梯驅(qū)動主機停轉(zhuǎn)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采用剛性隔障防護,該隔障從雜物電梯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0m處向上延伸到距底坑地面至少2.50m的高度。其寬度應至少等于對重(或平衡重)寬度再在兩邊各加0.10m
B.設置一個可移動裝置,將對重(或平衡重)的運行行程限制在底坑地面以上不小于1.80m的高度處
C.對人員可進入的井道,應有一種可移動的裝置,當轎廂停在其上面時,該裝置應保證在0.20m×0.20m的區(qū)域內(nèi),底坑地面與轎廂的最低部件之間有2.00m的自由垂直距離
D.人員可進入的井道,底坑內(nèi)應設置:停止裝置,該裝置應在開門進底坑時容易接近,并且應符合相關規(guī)定;電源插座
A.井道的下部應設置底坑,除緩沖器座、限位擋塊、液壓缸座、導軌座以及排水裝置外,其底部應平整。在導軌、緩沖器及隔障等安裝竣工后,底坑不應滲水或漏水
B.對人員可進入的井道,應有一種可移動的裝置,當轎廂停在其上面時,該裝置應保證在0.25m×0.25m的區(qū)域內(nèi),底坑地面與轎廂的最低部件之間有1.80m的自由垂直距離
C.對人員可進入的井道,底坑內(nèi)應設置:停止裝置,該裝置應在開門進底坑時容易接近,并且應符合相關規(guī)定;電源插座
D.對人員不可進入的井道,底坑地面應能從井道外部進行清掃
A.裝箱單;產(chǎn)品出廠合格證
B.機房、井道布置圖;部件安裝圖和安裝說明書
C.使用維護說明書(應含雜物電梯潤滑匯總表及標準功能表);動力電路和安全電路電氣原理圖及符號說明;電氣接線圖等
D.限速器、安全鉗、繩頭組合及緩沖器型式試驗報告副本及限速器調(diào)試證書副本
A.額定速度≤0.63m/s
B.開門高度≤1.20m
C.開門寬度≤1.20m
D.層站地坎距地面高度≥0.70m
A.對于人員不可進入的機房,應設置檢修門或檢修活板門,以接近雜物電梯驅(qū)動主機及其附件
B.對于人員不可進入的機房,檢修門或檢修活板門的最小尺寸為0.40m×0.80m
C.對于人員不可進入的機房,如果由于機房尺寸不允許,檢修門或檢修活板門的最小尺寸不能滿足要求,則開孔尺寸應至少滿足更換部件的需要
D.對于人員不可進入的機房,從檢修門或檢修活板門門檻到需要維護、調(diào)節(jié)或檢修的任一部件的距離均不應大于600mm
最新試題
如果不同電梯的部件共用一個機房,則每臺電梯的主開關應當與()設備采用相同的標志。
轎廂內(nèi)應當設置銘牌,對于新安裝的乘客電梯,轎廂內(nèi)銘牌上至少應當標明()信息。
按照檢規(guī)TSG T7001-2023,須測量新裝無機房電梯的層門處噪聲。其測得值應當不大于()。
按照電梯企標Q/SM 6015.1-A—2023,M16膨脹螺栓的緊固力矩應為()左右。
電梯驗收報告(Q/SM 6015.1-C)中的各項檢驗結(jié)果,應當由()共同完成填寫輸入。
計算轎廂和對重的最高位置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無機房電梯的限速器遠距離操作裝置應符合哪些要求?()
按照檢規(guī)TSG T7001-2023,對于新裝電梯,轎廂超載保護裝置最遲應當在轎廂內(nèi)載荷達到110%額定載重量時能夠檢測出超載,防止電梯正常啟動及再平層,并且轎廂內(nèi)有()提示,自動門完全開啟,手動門保持在未鎖緊狀態(tài)。
關于轎廂安全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層門和轎門正常運行時嚴禁出現(xiàn)()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