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材料一:全球化時代的國家財富的增長與國家海權而非陸權的擴張是同步上升的。這是因為,海洋是地球的“血脈”,因而也是將國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將世界財富送返資本母國的最快捷的載體。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財富的關鍵。
——摘編自張文木《世界地緣政治中的中國國家安全利益分析》
材料二:長江深入中國內(nèi)地,而且很大的輪船從海上可直接沿長江的主要河段上溯而行。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qū)也依靠長江與外界便捷地來往。……誰擁有了長江流域這個中華帝國的中心地帶,誰就具有了最可觀的政治權威。出于這些原因,外部海上國家應積極、有效地對長江流域施加影響。
——摘編自馬漢《海權論》(1890年出版)

根據(jù)材料一舉例說明“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財富的關鍵”。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問答題

材料一:從公元前220年開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陽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東北、東面和東南輻射的一批稱為馳道的帝國道路。(摘編自《劍橋中國秦漢史》)
2009年5月2日,考古學家在宜賓縣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專家認為這段約350米長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備了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條件。
(據(jù)《華西都市報》2009年5月5日第12版)
材料二:法國漢學家沙畹在《西突厥史料》中具體提到:“絲路有陸、海二道,北道出康居,南道為通印度諸港之海道”。由此有“海上絲綢之路”之稱謂。自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設市舶使后,市舶使(一般由嶺南帥臣兼任)幾乎包攬了全部的南海貿(mào)易?!狢CTV《絲綢之路探秘》
元代,同中國貿(mào)易的國家和地區(qū)已擴大到亞、非、歐、美各大洲。據(jù)元代航海家汪大淵的《島夷志略》記載,光同中國進行絲綢、瓷器貿(mào)易的地區(qū)和國家就多達220個。
2007年12月22日,舉世矚目的世紀大考古——南宋古船“南海Ⅰ號”在廣東陽江海域成功打撈出水。據(jù)估計,倘若“南海Ⅰ號”當時出海貿(mào)易成功,所獲利潤可養(yǎng)活八萬人。專家認為,對“南海Ⅰ號”進行發(fā)掘和研究,可以復原和填補與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密切相關的一段歷史空白?!?007年12月22日《南方日報》
材料三:1881年,由中國商人出面,建成了從唐山到胥各莊的唐胥鐵路,這是中國人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但清末的中國官府卻視先進的蒸汽機車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顫聲驚動了距離唐山不遠的東陵,就讓騾馬充當火車頭,鬧出了“馬拉火車”的天下奇觀。
中國近代史上,義和團民眾曾經(jīng)張貼“掀鐵道,拔電桿,緊急毀壞大輪船”的揭帖。

依據(jù)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你如何評價義和團和清政府對新式交通工具所持態(tài)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近代以來中國交通近代化的趨勢如何?
2.問答題

材料一:從公元前220年開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陽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東北、東面和東南輻射的一批稱為馳道的帝國道路。(摘編自《劍橋中國秦漢史》)
2009年5月2日,考古學家在宜賓縣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專家認為這段約350米長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備了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條件。
(據(jù)《華西都市報》2009年5月5日第12版)
材料二:法國漢學家沙畹在《西突厥史料》中具體提到:“絲路有陸、海二道,北道出康居,南道為通印度諸港之海道”。由此有“海上絲綢之路”之稱謂。自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設市舶使后,市舶使(一般由嶺南帥臣兼任)幾乎包攬了全部的南海貿(mào)易。——CCTV《絲綢之路探秘》
元代,同中國貿(mào)易的國家和地區(qū)已擴大到亞、非、歐、美各大洲。據(jù)元代航海家汪大淵的《島夷志略》記載,光同中國進行絲綢、瓷器貿(mào)易的地區(qū)和國家就多達220個。
2007年12月22日,舉世矚目的世紀大考古——南宋古船“南海Ⅰ號”在廣東陽江海域成功打撈出水。據(jù)估計,倘若“南海Ⅰ號”當時出海貿(mào)易成功,所獲利潤可養(yǎng)活八萬人。專家認為,對“南海Ⅰ號”進行發(fā)掘和研究,可以復原和填補與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密切相關的一段歷史空白。——2007年12月22日《南方日報》
材料三:1881年,由中國商人出面,建成了從唐山到胥各莊的唐胥鐵路,這是中國人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但清末的中國官府卻視先進的蒸汽機車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顫聲驚動了距離唐山不遠的東陵,就讓騾馬充當火車頭,鬧出了“馬拉火車”的天下奇觀。
中國近代史上,義和團民眾曾經(jīng)張貼“掀鐵道,拔電桿,緊急毀壞大輪船”的揭帖。

依據(jù)材料二分析,同陸上絲綢之路相比,海上絲綢之路有哪些相對突出的特點?有學者認為,在世界航海史上,歐洲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大于中國的絲綢之路。請結合史實說明該觀點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