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文明興起后,人類社會歷史從分散的地域性歷史向整體的世界歷史跨越。
材料一: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商人的貿易活動從早先的地中海地區(qū),進而擴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從未在歐洲出現(xiàn)過的海外產品,如煙草、可可、咖啡和茶葉等,開始進入歐洲市場,并且很快就成為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過去歐洲人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銷售量也連年增長。暢銷于歐洲國家的東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進口量,由210噸增加到7000噸之多。
——《<大航海時代的OL>揭秘16世紀的中西貿易之路》
材料二:世界現(xiàn)代化進程的橫向發(fā)展是指與生產力不斷提高相適應的各民族、各地區(qū)交換、交往的增長,閉塞和隔絕狀態(tài)的突破,文化的擴散和匯合。
——舒小昀《邊緣與中心的變動:英國現(xiàn)代化模式探析》
材料三:在19世紀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場的大多數(shù)是農業(yè)占主導地位的國家,它們共同圍繞著一個巨大的工業(yè)中心——英國。英國消費它們的原料,同時供給它們必需的工業(yè)品。
——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
材料四:20世紀90年代,“市場經濟”“與國際接軌”成為最流行的口號……對那些富裕的居民來說,中國入世的好處隨處可見:進口的奔馳更加便宜,沃爾瑪?shù)纳唐犯迂S富……但也并非都是贏家,農產品進口關稅減低,許多農民的生計變得艱難……
——人民網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在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中,主要的促進因素應包括()①殖民活動的拓展②工業(yè)革命的進行③國際貿易的擴展④交通運輸?shù)倪M步
凡是不以工業(yè)發(fā)展為基礎的商業(yè)繁榮,是不能持久的;在資本主義世界地位的上升,必須憑借自己雄厚的工業(yè)基礎?!安荒艹志谩钡睦C不包括()
有學者認為,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匯合,加速了人類從傳統(tǒng)農耕文明向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轉變的過程。推動東西文化圈大匯合的經濟根源是()
16世紀,有威尼斯人說,“除了失去自由以外,這大概是威尼斯共和國所聽到的最壞的消息?!薄白顗牡南ⅰ睉撌牵ǎ?/p>
19世紀末,面對西方列強虎視眈眈,清政府有何對策?其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