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世達賴倉央嘉措是藏族著名詩人。
A.四
B.五
C.六
D.七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聚居在西藏門隅地區(qū)。
A.門巴族
B.京族
C.壯族
D.傣族
2.單項選擇題()人能用魚皮制作成衣服。
A.獨龍族
B.赫哲族
C.門巴族
D.珞巴族
3.單項選擇題據勘測,紅水河的水能總裝機容量為1365萬千瓦,年發(fā)電量可達610億千瓦時,占廣西水電資源的(),是全國十大水電基地之一。
A.68%
B.38%
C.70%
D.56%
4.單項選擇題鮮花節(jié)是()的傳統節(jié)日。
A.門巴族
B.保安族
C.怒族
D.土族
5.單項選擇題“同填”或“同頂”是()人民喜歡的體育項目。
A.錫伯族
B.京族
C.水族
D.毛南族
最新試題
?費孝通先生在回應李亦園先如何研究中國社會時,尤其強調要考慮()。
題型:單項選擇題
?哪位最早對文化進行明確的定義?()
題型:單項選擇題
?作為全球體系之中的地方或族群,常常在文化上表現出雙重的特點是()。
題型:多項選擇題
?不同族群持續(xù)地接觸一段時間后因互相傳播、采接、適應和影響,而使一方或雙方原有的文化體系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變異的一種過程及其結果是形容哪個概念?()
題型:單項選擇題
?“文化有如意義之網”是哪位人類學家提出來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由于開發(fā)對于狩獵采集社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很多人類學家開始呼吁如何利用原住民族的什么知識與“科學的生態(tài)學知識”進行有機的結合,以達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的,進一步維護當地人的利益?()
題型:單項選擇題
?信息文明采取的交流方式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吳文藻先生在抗戰(zhàn)時期發(fā)表了哪篇文章,被認為是中國民族學家試圖將民族學應用到實際的的政治建設中嘗試,民族學不再被看作純理論的學問,把民族學理論與實踐更加緊密地聯合起來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費孝通先生在1999年國際人類學民族學中期會議上的主題發(fā)言所提出的主題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地球上相對分離的諸地域在單一的想象上的“空間”中,相互進行交流的過程是指()。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