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心前區(qū)
B.胸骨下半部
C.胸骨中上1/3交界處
D.胸骨中部
E.胸骨角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瞳孔散大
B.心音消失
C.血壓測不到
D.頸動脈搏動消失
E.橈動脈搏動消失
A.心內注射腎上腺素
B.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擠壓
C.頭部降溫
D.靜注碳酸氫鈉
E.靜注甘露醇
A.高血壓伴左室肥厚
B.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降低
C.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伴心房顫動
D.纖維蛋白性心包炎伴心包摩擦音
E.慢性支氣管炎伴房性期前收縮
A.每分鐘按壓80次,每間隔12次行2次人工呼吸
B.每分鐘按壓80次,每間隔15次行2次人工呼吸
C.每分鐘按壓80次,每間隔12次行1次人工呼吸
D.每分鐘按壓80次,每間隔30次行2次人工呼吸
E.每分鐘按壓60次,每間隔12次行1次人工呼吸
患者女,37歲。自縊后呼吸、心跳停止,經搶救復蘇后,為防治腦水腫給予脫水、降溫治療,維持肺功能穩(wěn)定。
關于脫水治療,不正確的是()A.保持正常輸液量
B.20%甘露醇250ml靜脈內快速滴入,每天2~4次
C.必要時加用呋塞米20~40mg/次,靜脈注射
D.應定期檢查血生化,以免引起水電解質紊亂
E.脫水治療應持續(xù)2~3天
A.及時的胸外按壓
B.及時的人工呼吸
C.心臟驟停后電除顫的時間
D.電除顫的能量大小
E.給予腎上腺素時間
A.硬膜外麻醉病人呼吸停止
B.全麻病人呼吸停止
C.局麻病人神志消失
D.血壓突然測不到
E.手術區(qū)停止出血
A.心前區(qū)
B.胸骨下半部
C.胸骨中上1/3交界處
D.胸骨中部
E.胸骨角
A.體溫每降低1℃,可使氧耗率下降5%~6%
B.病人出現(xiàn)體溫上升趨勢或痙攣表現(xiàn)時,應立即開始降溫
C.降溫前用丙嗪類、地西泮、硫噴妥鈉等防止寒戰(zhàn)
D.降溫時先腦部降溫,再行全身降溫
E.復溫時逐步撤除冰袋,同時停用降溫輔助藥
A.4次心臟按壓,1次人工呼吸
B.5次心臟按壓,1次人工呼吸
C.10次心臟按壓,1次人工呼吸
D.15次心臟按壓,2次人工呼吸
E.30次心臟按壓,2次人工呼吸
最新試題
如果只有1人,既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又需施行人工呼吸,成人最佳的比例是()
關于脫水治療,不正確的是()
病人麻醉中當手術見到下列哪項即可確診心臟驟停()
胸外心臟按壓正確的部位是()
兩人進行復蘇時,一人做人工呼吸,另一人做心臟擠壓,其比例是()
心肺復蘇成功后治療的關鍵是()
心肺復蘇時,心臟按壓與口對口人工呼吸的比例是()
心臟驟停時間是指從循環(huán)停止到()
臨床上確診心臟驟停的最迅速而可靠的指標是()
心搏呼吸驟停,最簡單、及時的診斷依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