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中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泰汽車)2013~2015年有關投資業(yè)務如下:(1)2013年1月1日以1000萬元和一臺固定資產(chǎn)取得北京萬基地產(chǎn)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基公司)40%的股權,固定資產(chǎn)原價1000萬元、累計折舊600萬元,公允價值為500萬元;當日萬基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3000萬元(與賬面價值相等),為取得股權發(fā)生必要的手續(xù)費等支出50萬元。2013年12月31日持有萬基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2000萬元,包括投資成本以及因萬基公司在持有期間實現(xiàn)凈利潤而確認的投資收益。假定中泰汽車在取得投資時,萬基公司各項可辨認資產(chǎn)、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采用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也相同。萬基公司2014年的經(jīng)營虧損6000萬元,中泰汽車賬上仍有應收萬基公司的長期應收款300萬元(實質上構成對萬基公司凈投資),假定中泰汽車和萬基公司約定當萬基公司發(fā)生超額虧損的時候,中泰汽車另承擔額外損失50萬元。2015年萬基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1500萬元。(2)2014年年初中泰汽車發(fā)行1000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價3元)作為合并對價購得豐達公司80%的股份,初始成本為3000萬元,當日豐達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3500萬元,賬面價值為3400萬元,差額由一批存貨導致,當年出售了70%,剩余的30%在2015年上半年全部出售,合并日支付發(fā)行股票相關的傭金、手續(xù)費30萬元,為企業(yè)合并發(fā)生的審計、法律服務費用10萬元、評估咨詢費10萬元。。豐達公司2014年全年實現(xiàn)凈利潤300萬元,2014年年末豐達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增值50萬元,2015年上半年豐達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120萬元。2015年7月1日中泰汽車出售了豐達公司50%的股份,售價為2500萬元。剩余股權在喪失控制權日的公允價值為1500萬元。剩余股份能夠保證中泰汽車對豐達公司的重大影響能力。假定中泰汽車購買豐達公司之前不存在關聯(lián)方關系,不考慮所得稅等影響因素。要求:(1)針對中泰汽車對萬基公司的投資,說明取得投資發(fā)生的各項相關費用如何處理。(2)針對中泰汽車對萬基公司的投資,說明2014年、2015年中泰汽車如何進行賬務處理。(3)針對中泰汽車對豐達公司的投資,說明取得投資發(fā)生的各項相關費用如何處理。(4)說明中泰汽車處置豐達公司股權時在個別報表中如何處理,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5)編制中泰汽車處置豐達公司股權在合并報表中的調(diào)整分錄。(6)計算中泰汽車處置豐達公司時合并報表中的處置損益。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問答題

北京信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泰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2010~2013年對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丙公司)投資業(yè)務的有關資料如下。
(1) 2010年11月1日,信泰公司與A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該股權轉讓協(xié)議規(guī)定:信泰公司收購A公司持有的丙公司股權的20%,收購價格為2000萬元。
(2)2011年1月1日,信泰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收購股權價款2000萬元,另支付必要手續(xù)費10萬元,并辦理了相關的股權劃轉手續(xù)。信泰公司持有的股份占丙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的20%,對丙公司的財務和經(jīng)營決策具有重大影響。當日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的公允價值為10500萬元,除下列項目外,丙公司其他資產(chǎn)、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相同(單位:萬元):

丙公司該項固定資產(chǎn)原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已使用5年,預計凈殘值為0,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折舊費計入當期管理費用。信泰公司在取得投資時丙公司賬面上的存貨于2011年對外出售80%,剩余20%于2012年全部對外售出。
(3) 2011年4月20日,丙公司股東大會通過決議,宣告分派2010年度的現(xiàn)金股利100萬元,5月10日,信泰公司收到丙公司分派的2010年度現(xiàn)金股利。
(4)2011年9月,丙公司將其成本為800萬元的某項商品以110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了信泰公司,信泰公司將取得的商品作為存貨管理,當期對外出售6096。
(5)2011年12月31日,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上漲而確認增加其他綜合收益150萬元;2011年度,丙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400萬元。
(6)2012年4月2日,丙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董事會于2012年3月1日提出的2011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審議通過的利潤分配方案為: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凈利潤的 5%提取任意盈余公積;分配現(xiàn)金股利120萬元。該利潤分配方案于當日對外公布。5月5日信泰公司收到現(xiàn)金股利。
(7) 2011年度內(nèi)部銷售形成的存貨于2012年全部對外出售。
(8)丙公司2012年發(fā)生凈虧損600萬元。2012年12月31日,由于丙公司當年發(fā)生虧損,信泰公司對丙公司投資的預計可收回金額為1850萬元。
(9)2013年3月20日信泰公司出售對丙公司的全部投資,收到出售價款1930萬元,已存入銀行。假定不考慮所得稅等影響因素。
要求:(1)確定信泰公司取得丙公司股權交易中的"股權轉讓日",并說明理由;
(2)分析計算2011年12月31日信泰公司對B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3)說明信泰公司201 1年年末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對丙公司股權投資的調(diào)整,如果是順流交易合并報表中應該如何調(diào)整;
(4)判斷2012年年末是否應確認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并說明理由;
(5)計算2013年出售該項投資對當期損益的影響。

2.問答題

金運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運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4~2015年有關投資業(yè)務如下: (1) 2014年1月2日以銀行存款1500萬元取得天海公司表決權的10%,對天海公司沒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金運公司將其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核算。 2014年4月20日天海公司宣告分配上年度的現(xiàn)金股利1000萬元,5月3日收到股利。2014年年末金運公司上述股票的公允價值為1800萬元。 2015年1月1日,金運公司又取得天海公司另外50%股權。付出了一組資產(chǎn),該組資產(chǎn)包括銀行存款、一批庫存商品、一項無形資產(chǎn)和一項投資性房地產(chǎn),該組資產(chǎn)在股權轉讓日的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相關資料如下(單位:萬元): 上述房地產(chǎn)從自用房產(chǎn)轉為投資性房地產(chǎn)時確認了其他綜合收益500萬元,金運公司與天海公司不存在任何關聯(lián)方關系。至此金運公司對天海公司的持股比例達到60%,并取得控制權。 (2)2014年1月2日取得天恒公司10%的股權,成本為900萬元,因對天恒公司沒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金運公司將其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核算。2014年年末,該項股權的公允價值為1100萬元。 2015年1月1日,金運公司又以1800萬元的價格取得天恒公司12%的股權,當日天恒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總額為12000萬元。取得該部分股權后,按照天恒公司章程規(guī)定,金運公司能夠派人參與天恒公司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決策,對該項長期股權投資轉為采用權益法核算。要求: (1)計算2014年年末金運公司對天海公司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2)計算2014年1月1日取得天海公司控制權的初始投資成本,并說明處理原則。(3)分析計算對天海公司形成的合并業(yè)務對金運公司2015年損益的影響。(4)分析金運公司對天恒公司追加投資之后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5.單項選擇題

2010年1月1日大運公司以銀行存款9000萬元投資天馬公司,取得天馬公司60%的股權,當日天馬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總額為13500萬元(假定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同)。天馬公司于2011年3月1日宣告分派2010年度的現(xiàn)金股利2000萬元。2012年1月1日,大運公司將其持有的對天馬公司長期股權投資60%中的1/3出售給某企業(yè),出售取得價款5400萬元,出售時的賬面余額仍為90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于當日辦理完畢股權劃轉手續(xù)。當日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總額為24000萬元,自購買日至處置投資日期間天馬公司實現(xiàn)的凈利潤為7500萬元。
除所實現(xiàn)凈損益外,天馬公司未發(fā)生其他計入資本公積的交易或事項。大運公司按凈利潤的10%提取盈余公積。
在出售20%的股權后,大運公司對天馬公司的持股比例為40%,在被投資單位董事會中派有代表,但不能對天馬公司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決策實施控制。處置投資日,剩余股權的公允價值為6200萬元。
要求:
根據(jù)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題。

下列關于大運公司合并財務報表處理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處置投資后,剩余股權在合并報表中按照公允價值6200萬元重新計量
B、在合并報表中,剩余股權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C、在合并報表中,處置價款與剩余股權公允價值之和,減去按原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原子公司自購買日持續(xù)計算的凈資產(chǎn)份額之間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D、附注中應該披露處置后剩余股權的公允價值,和按照公允價值重新計量產(chǎn)生的利得(損失)金額

最新試題

2015年1月1日,A公司和B公司共同出資購買一棟寫字樓,各自擁有該寫字樓50%的產(chǎn)權,用于出租收取租金。合同約定,該寫字樓相關活動的決策需要A公司和B公司一致同意方可作出;A公司和B公司的出資比例、收入分享比例和費用分擔比例均為各自50%。該寫字樓購買價款為16000萬元,由A公司和B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預計使用壽命20年,預計凈殘值為640萬元,采用年限平均法按月計提折舊。該寫字樓的租賃合同約定,租賃期限為10年,每年租金為960萬元,按月交付。該寫字樓每月支付維修費4萬元。另外,A公司和B公司約定,該寫字樓的后續(xù)維護和維修支出(包括再裝修支出和任何其他的大修理支出)以及與該寫字樓相關的任何資金需求,均由A公司和B公司按比例承擔。假設A公司和B公司均采用成本法對投資性房地產(chǎn)進行后續(xù)計量,不考慮稅費等其他因素影響。B公司下列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下列各項中,可能計入投資收益的事項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2013年1月1日,甲公司以現(xiàn)金6000萬元自非關聯(lián)方處取得了乙公司20%股權,并能夠對其施加重大影響。當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28000萬元。2015年7月1日,甲公司另支付現(xiàn)金16000萬元,自另一非關聯(lián)方處取得乙公司40%股權,并取得對乙公司的控制權。購買日,甲公司原持有的對乙公司的20%股權的公允價值為8000萬元,賬面價值為7000萬元,甲公司確認與乙公司權益法核算相關的累計其他綜合收益為800萬元,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200萬元,無損益變動;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36000萬元。假設甲公司購買乙公司20%股權和后續(xù)購買40%的股權的交易不構成"一攬子交易"。以上交易的相關手續(xù)均于當日完成。不考慮相關稅費等其他因素影響。對甲公司個別報表會計處理,下列項目中正確的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采用權益法核算時,下列事項不會引起"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發(fā)生變動的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A公司、B公司、C公司簽訂了一份合同,設立某法人主體從事汽車的生產(chǎn)和銷售。合同中規(guī)定,A公司、B公司一致同意即可主導該主體的所有相關活動,并不需要C公司也表示同意,但若主體資產(chǎn)負債率達到50%,C公司具有對該主體公開發(fā)行債券或權益工具的否決權。下列項目中正確的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海天公司、利亞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且同為金海公司的子公司,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7%。有關資料如下。(1)金海公司于20×2年1月1日取得利亞公司的控制權(屬于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成為利亞公司的母公司。購買當日利亞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為2000萬元,公允價值為2100萬元,差額由一項固定資產(chǎn)形成。該固定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為200萬元,公允價值為300萬元,尚可使用年限為5年。20×2年利亞公司利潤表中列示的凈利潤為420萬元,其他綜合收益為180萬元,綜合收益總額為600萬元。除上述因素影響外,利亞公司當年未發(fā)生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事項。(2)20×3年1月1日,海天公司以一項日常生產(chǎn)用設備以及1000萬股普通股作為合并對價取得利亞公司80%的股份。該項設備的原價為700萬元,已計提折舊3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合并當日的公允價值為600萬元,設備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所發(fā)行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合并當日每股公允價值為2.5元。海天公司為發(fā)行普通股支付傭金、手續(xù)費共計50萬元。(3)20×3年5月2日,利亞公司宣告分配20×2年度現(xiàn)金股利400萬元,20×3年5月20日利亞公司發(fā)放上述股利。(4)20×3年度利亞公司實現(xiàn)利潤400萬元,當年因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至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增加其他綜合收益50萬元。(5)20×4年5月10日,海天公司將其持有利亞公司股權中的25%對外出售,取得價款750萬元。要求:(1)編制海天公司上述事項(2)~(5)的相關會計分錄。(2)若合并日以前海天公司、利亞公司無關聯(lián)方關系,編制海天公司取得該項長期股權投資時的會計分錄。

題型:問答題

A公司為甲公司的子公司。2014年1月1日,甲公司用銀行存款19200萬元從集團外部購入B公司80%的股權并能夠控制B公司。購買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的公允價值為24000萬元,賬面價值為20000萬元。2015年4月1日,A公司以賬面價值為20000萬元、公允價值為32000萬元的一項無形資產(chǎn)作為對價,取得甲公司持有的B公司60%的股權。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4月1日,B公司按照購買日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計算實現(xiàn)的凈利潤為6000萬元;按照購買日可辨認凈資產(chǎn)賬面價值持續(xù)計算實現(xiàn)的凈利潤為4000萬元。無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的影響,下列有關A公司2015年4月1日的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20×1年10月2日,甲公司與乙公司合作生產(chǎn)銷售A設備,乙公司提供專利技術,甲公司提供廠房及機器設備,A設備研發(fā)和制造過程中所發(fā)生的材料和人工費用由甲公司和乙公司根據(jù)合同規(guī)定各自承擔,甲公司具體負責項目的運作,但A設備研發(fā)、制造及銷售過程中的重大決策由甲公司和乙公司共同決定。A設備由甲公司統(tǒng)一銷售,銷售后甲公司需按銷售收入的37.5%支付給乙公司。20×1年甲公司和乙公司分別實際發(fā)生A設備生產(chǎn)成本500萬元和300萬元,本年全部完工,共實現(xiàn)銷售收入1000萬元。則下列有關該業(yè)務的會計處理,不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2010年1月1日,A企業(yè)以銀行存款購入B企業(yè)60%的股份,采用成本法核算。B企業(yè)于2010年5月2日宣告分派現(xiàn)金股利100萬元。2010年B企業(yè)實現(xiàn)凈利潤400萬元,2011年5月1日B企業(yè)將未分配利潤200萬元轉增資本,且未向投資方提供現(xiàn)金股利選擇權。A企業(yè)2011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系一家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6年對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乙公司")投資業(yè)務的有關資料如下。(1)2013年11月1日,甲公司與A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該股權轉讓協(xié)議規(guī)定:甲公司收購A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權的20%,收購價款為2010萬元,收購價款于協(xié)議生效后以銀行存款支付。該股權轉讓協(xié)議于2013年12月25日分別經(jīng)甲公司和A公司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并依法報經(jīng)有關部門于2014年1月1日批準通過。(2)2014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的公允價值為10500萬元,除下列項目外,乙公司其他資產(chǎn)、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相同:乙公司該項固定資產(chǎn)原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已使用5年,預計凈殘值為0,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折舊費計入當期管理費用。甲公司在取得投資時乙公司賬面上的存貨(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分別于2014年對外出售80%,2015年對外售出剩余20%。(3)2014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收購股權價款2010萬元,并辦理了相關的股權劃轉手續(xù)。甲公司持有的股份占乙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的20%,對乙公司的財務和經(jīng)營決策具有重大影響,并準備長期持有該股份。(4)2014年9月,乙公司將其成本為800萬元的某項商品以110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甲公司,款項尚未結算。甲公司將取得的商品作為存貨管理,當期對外出售60%。(5)2014年度,乙公司發(fā)生凈虧損4000萬元,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上漲而確認增加其他綜合收益150萬元。由于乙公司本期虧損,甲公司向其追加投資200萬元,雙方擬定于20年后由乙公司返還該筆資金,甲公司將其計入長期應收款。(6)2015年度,乙公司發(fā)生凈虧損8000萬元。甲公司和乙公司2014年內(nèi)部銷售形成的存貨全部對外出售,本期未發(fā)生新的內(nèi)部交易。(7)2016年度,乙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4020萬元,分配現(xiàn)金股利200萬元。(8)2017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500萬元再次取得乙公司10%的股份,至此甲公司共計持有乙公司30%的股份。取得投資當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3200萬元。假定不考慮所得稅等其他因素。要求:(1)確定甲公司收購乙公司股權交易中的"股權轉讓日"。(2)計算說明該股權投資對甲公司2014年度個別財務報表下列項目的影響。資產(chǎn)負債表:貨幣資金、長期股權投資、其他綜合收益;利潤表:投資收益、營業(yè)外收入。(3)計算說明該股權投資對甲公司2014年度合并財務報表中長期股權投資項目和存貨項目的影響。(4)編制甲公司2015年度對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會計分錄。(5)計算甲公司2017年度追加投資后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題型: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