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度深度牙周袋
B.重度牙齦炎癥
C.急性牙周膿腫
D.牙槽骨水平吸收
E.牙齒松動咬合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內斜切口+溝內切口+水平切口
B.水平切口+溝內切口
C.縱形切口+溝內切口
D.內斜切口+縱形切口
E.信封梯切口+縱形切口
A.放線菌
B.牙齦類桿菌
C.乳酸桿菌
D.變形鏈球菌
E.嗜二氧化碳噬纖維菌
A.鄰面齲+叩診
B.食物嵌塞
C.冷熱刺激反應
D.早接觸+牙齒松動度
E.牙周袋探診+X線牙片
A.1~2年進行一次復查,復診
B.防治牙周炎1~2年做一次潔治
C.局部齦緣炎癥可以不拍X線片
D.牙周維護在治療后的頭3年最重要
E.患者復查時重點要檢查全身情況
A.初期牙槽骨僅表現(xiàn)為疏松
B.可見到牙槽硬骨板模糊不清,但牙槽骨無明顯吸收
C.病變中、晚期,骨吸收多呈杯狀或角形吸收
D.多發(fā)生牙槽骨的水平吸收
E.牙槽骨吸收的范圍和牙周袋深度常不一致
最新試題
牙周生態(tài)區(qū)的劃分中,位于牙周側的微環(huán)境為()
患者,男,25歲,牙齦出血疼痛4天就診。自述近期疲憊低熱。有吸煙史6年余??趦葯z查見:口腔衛(wèi)生狀況差,前牙區(qū)牙齦乳頭呈火山口狀,表面覆蓋灰白色假膜,觸之疼痛明顯,出血。與該疾病密切相關的微生物屬于()
屬于紅色復合體的微生物是()
20世紀70年代,隨著厭氧微生物培養(yǎng)技術及其他先進研究手段的應用,學者們提出了()
關于牙周病史,應關注()
早接觸的牙合檢查有()
關于牙周現(xiàn)病史,應該詢問()
早在1890年,由Miller提出的菌斑致病學說為()
口腔微生物之間關系錯綜復雜,其中牙齦卟啉單胞菌與具核梭桿菌之間的相互關系為()
牙周病患者定期復查時應仔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