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一:
徐老師課前自己采集了三個典型的土壤樣本(壤土、黏土、沙質土)裝在塑料袋里,以保持適當的水分。上課時,為了不讓泥土弄臟課桌,徐老師為每一個小組準備了舊報紙,然后把土壤分給各小組,同時為他們準備了燒杯、酒精燈等實驗器具。教學時,教師先指導學生比較觀察三種不同的土壤,學生們通過"看"、"摸"、"聞",認識了三種土壤不同的顏色、質感、氣味,觀察結束后教師及時地組織了反饋。然后學生們又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實驗。
實驗一:把土塊放入水中,看到冒出氣泡,說明土壤中含有空氣。
實驗二:把少量的黑土放在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加熱,請幾位學生上講臺看一看、聞一聞加熱后的黑土,學生都說土壤變白了,還可以聞到一股臭味。
教師指出:這說明土里有腐爛物。完成實驗二時,出現了兩個意外,一是教師發(fā)現,土在水中攪拌后,渾濁物一下子很難沉降下來。為了節(jié)約時間,老師請學生將燒杯暫時置于一旁,等第三個實驗完成之后,再請學生觀察沉降現象。二是由于沉降現象并不像書中講的那樣明顯,各小組陳述的結果大多與教師的意圖有出入,教師為此很著急,不得不細加提示,終于得出了土壤之中有沙和黏土的結論。最后,教師留出五分鐘時間,完成書面作業(yè)練習。
教學二:劉老師進行《土壤》的教學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教學采用課內外結合的方法,由野外考察土壤和課內分析土壤兩部分構成。
第一課時,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帶上學生自備的用于翻土、取土的工具(如:小鋤頭,鐵鏟子、削好的竹木棍等)和老師提供的塑料袋、放大鏡以及準備記錄用的本子,來到學校附近一塊暫時閑置的耕地上。這一次主要是要求學生用感官直接感知農田土壤的顏色、氣味、手感,初步認識土壤之中會有哪些東西。所以在真正的田地里取材,進行現場觀察非常合適。劉老師指導每一小組自己選擇一塊兩張試卷大小的地面,先清除上面的雜草,然后自上向下逐層觀察。對現象和問題要認真記錄。內容為:(1)比較干土與濕土在顏色、手感、氣味上有哪些不同?(2)土壤中可以發(fā)現些什么?(3)觀察活動中產生哪些問題?明確了活動目的后請各小組自由行動。
隨后的活動對于學生來說無異于一次"考古發(fā)掘",不時傳來驚異的叫聲,"蚯蚓!蚯蚓!""怎么會有瓶子呀?""牛奶包裝袋!"。各小組相繼發(fā)現了土壤之中還有小石頭、瓦片、碎樹葉、草根、小蟲、棉線等;學生還發(fā)現,雖然上面土是干的,但是下面依然潮濕;有的小組挖得深,發(fā)現黑土下面是黃土,黃土很純。他們都認真地把小組的發(fā)現和心中的疑問一一記錄下來(學生能在田地里學習,獲得了一種與在教室里學習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既興奮又充實;身臨其境,真正享受探索與發(fā)現的快樂)。
活動結束前,老師引導學生取一些自己認為不同的土樣裝進塑料袋帶回去用于下一節(jié)課的研究。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以評價對象自身的狀況作為參照標準,對其在不同時期的進步程度進行評定。這種評價屬于()。
田老師結束公開課后,對這節(jié)課進行了回顧,查缺補漏,這種教學反思的方法屬于()。
“矮子里找高個”“水漲船高”是一種()。
根據反思的時間,教學反思可以分為()。
下面是某實驗小學一名教師對學生的一則評語:默默無聲的你,總是踏踏實實地干著,拾紙屑、發(fā)本子——凡是小隊長的工作,你總是搶先完成;每當看到你高高舉起小手,大膽地發(fā)言,老師真為你高興;帶病堅持學習,又讓老師為你擔心;每次看到你難受的樣子,老師真不忍心。大家知道,你是一個要強的孩子。這則評語主要體現了()。
針對某一教學單元而設計,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其目的不在于評定學生,而是為了調控教學。這種測驗是()。
從“課程計劃預期的結果”轉向“課程計劃實際的結果”的評價模式是()。
武老師將自己的教學活動用攝像機拍下來與其他老師一起觀看。在觀看結束后,每個觀摩的教師都會寫教學反思,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討,進行團隊反思,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這種反思屬于()。
下列不屬于操行評定的主要內容的是()。
現代教學中提倡教師要擁有“教學機智”,說明作為教師要學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