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女,54歲。缺失,設計RPI卡環(huán)時,導平面應預備在的()。
A.近中邊緣嵴 B.遠中邊緣嵴 C.遠中頰軸角 D.遠中舌軸角 E.遠中鄰面
男,55歲。缺失,戴用義齒后經常咬舌。原因是人工后牙()。
A.平面偏高 B.舌側覆蓋過大 C.舌側覆蓋過小 D.牙尖斜度過小 E.舌尖過銳
女,50歲。缺失。為了控制義齒游離鞍基的穩(wěn)定,以下措施中錯誤的是()。
A.擴大鞍基面積 B.雙側聯(lián)合設計 C.設計間接固位體 D.選用牙尖斜度大的人工牙 E.設計減小基牙扭力的卡環(huán)
女,58歲。缺失,余留牙形態(tài)及位置正常。欲作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確定正中關系的方法是()。
A.在模型上利用余留牙確定 B.在口內利用余留牙確定 C.在口內利用蠟確定 D.在模型上利用蠟確定 E.在口內用堤確定
男,64歲。缺失,可摘局部義齒修復。戴牙咬下唇。其原因是()。
A.義齒松動 B.前牙覆蓋過小 C.前牙開 D.垂直距離過低 E.垂直距離過高
男,50歲。缺失,前傾,與對頜牙接觸不良,余牙正常。設計牙支持式義齒時,上卡環(huán)應設計()。
A.三臂卡環(huán) B.對半卡環(huán) C.圈形卡環(huán) D.回力卡環(huán) E.倒鉤卡環(huán)
男,52歲。缺失,余留牙健康,排列位置及咬合關系正常。設計以為基牙,復合固定橋修復。固定橋在遠中采用活動連接體的目的不包括()。
A.避免過多切割牙體組織 B.便于固定橋就位 C.減小中間基牙扭力 D.更有利于美觀 E.避免鑄件變形
男,43歲。缺失,3年前行全冠固位體固定義齒修復,現(xiàn)基牙松動。導致基牙松動最可能的原因是()。
A.力過大 B.不平衡 C.固位力不等 D.固位體選擇不當 E.基牙預備不當
男,50歲。上前牙固定義齒4個月后修復體與鄰牙間出現(xiàn)間隙。查:缺失,烤瓷固定橋修復,間隙0.5mm,叩診(+),不松動。余留牙正常。最可能的原因是()。
A.基牙折斷 B.基牙負荷過大 C.基牙牙周炎 D.修復體制作問題 E.固位體固位力不夠
男,47歲。右上后牙固定義齒修復半年后松動。查:缺失,余牙正常,全冠固定橋,固位體松動。拆除固定橋后發(fā)現(xiàn),預備體聚合度過大,軸面淺齲。重新修復時應()。
A.增加做基牙 B.增加做基牙 C.牙髓失活、根管治療后改樁核冠固位體 D.重新預備,增加固位體密合性 E.改單端固定橋
男,43歲。右下后牙固定義齒修復2年,松動,咬合不適。查:缺失,固定橋,3/4冠固位體松動,齲壞,全冠固位體未見異常。固位體松動的原因是()。
A.橋體過長 B.咬合力過大 C.固位力不均衡 D.基牙松動 E.基牙支持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