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在2002年下半年,國內某大型汽車制造商因生產需要,每個月從歐盟進口價值1億歐元的汽車零配件,由于歐元漲勢不斷,該公司損失巨大,每個月要多付數(shù)千萬元人民幣換匯。為了不使匯率損失加劇,在銀行的建議下,該公司向銀行買入3份遠期外匯合約,合約規(guī)定該公司有權利而非義務,分別在2003年2月20日、3月20日和4月20日以1歐元=1.05美元的價格買入2000歐元,簽完合約后,歐元依然保持漲勢,達到1歐元=1.08美元。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簽訂該合約是否會給公司帶來風險?如何看待這種風險?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若即期價格低于協(xié)定價格,則期權的內在價值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我國可選擇的確認收入和費用的會計政策有()。
題型:單項選擇題
美國股份公司股權結構中居多的股東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各國在其稅法中都制定了不同的稅種,主要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會計上對費用的確認與稅法的規(guī)定不一致,所產生的差異被稱為()。
題型:多項選擇題
即期外匯市場涉及的套匯活動主要是()。
題型:多項選擇題
目前在論及國際財務管理概念時,有以下幾種觀點()。
題型:多項選擇題
所有者或股東,按照各自產權享有份額比例,在擁有企業(yè)相應表決權的同時,也成了經營風險的承擔者。因此他們最關心的是企業(yè)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的構成將影響國際企業(yè)的籌資方式。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產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的缺點是()。
題型:多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