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史章節(jié)練習(xí)(2020.01.03)
來源:考試資料網(wǎng)
參考答案:制瓷胎的泥是用高嶺土瓷石二類原料配合而成。這二類原料的配方是以制品的形狀、大小、厚薄以及燒成溫度等條件決定。配方的成分可... 參考答案:
春秋時江蘇、浙江一帶產(chǎn)品,子母口,筒形腹,微鼓,大平底。兩側(cè)貼飾索形環(huán)耳,外壁拍印雙線或單線云紋數(shù)層。
參考答案:霽紅創(chuàng)燒于康熙后期。它是一種純粹的深紅釉,以銅為著色劑,在1300度左右高溫的還原氣氛中燒成。霽紅的特點是釉汁凝厚;釉面... 參考答案:
熊窯以粉彩聞于世,與唐窯、年窯齊名。熊系姓氏,其名已佚。《揚州畫舫錄》所說的熊窯,和吳窯一樣,顯然是個民間陶瓷工藝家。
參考答案:在瓷器上燒上具吉祥意義的詞句或短語,以表示祝愿的款識,稱作吉言款。早在三國西晉時的青瓷上,就可以見到“富且洋... 參考答案:填色如國畫中的敷色,就是按設(shè)計要求填上各種不同的水色顏料。填色時,先將填筆在碟在調(diào)成濃度合適的顏色,過濃不易填平;過稀則... 參考答案:五代產(chǎn)品,直頸,平口,扁圓腹,圈足外侈,兩肩各有一鼠鈕。鼠有翼,短尾,似《山海經(jīng)》上所說的“飛鼠&rdquo... 參考答案:1、外口沿款:有缸、瓶、盤、盂、鳥食罐、弦紋爐、撇口盤、高足碗等,均為一行橫列六字楷書。
2、外折沿下款:有菱... 參考答案:日本人稱中國青花瓷為染付。用青料進行勾繪曰染;付,即紋飾的意思。所謂,“古染付”,系指明天啟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