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局部比例是否協(xié)調(diào)
B.檢查頜位關(guān)系
C.檢查前牙,包括前牙的形狀、位置、排列、中線、前牙切嵴線、及前牙與唇的關(guān)系。
D.檢查后牙
E.檢查基托
F.檢查垂直距離和發(fā)音
G.檢查牙合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上頜中切牙切緣落在牙合平面上。
B.上頜側(cè)切牙切緣高于牙合平面1mm。
C.上頜尖牙牙尖接觸牙合平面。
D.上頜第一雙尖牙舌尖接觸牙合平面,頰尖離開牙合平面1mm。
E.上頜第二雙尖牙頰、舌尖均與牙合平面接觸。
F.頜第一磨牙近舌尖接觸牙合平面,遠舌、近頰尖離開牙合平面0.5mm,遠頰尖離開牙合平面1.5mm
G.上頜第二磨牙舌尖離開牙合平面1mm,近頰尖離開2mm,遠頰尖離開2.5mm
A.人工牙的排列要不妨礙舌、唇頰肌的活動,處于肌肉平衡位置。
B.牙合平面與鼻翼耳屏線平行,其高度位于舌側(cè)外緣最突出處或略低,便于將食物送至后牙牙合面,利于義齒在功能狀態(tài)下的穩(wěn)定。
C.后牙功能尖要盡量排在牙槽嵴頂上,使牙合力沿垂直方向傳至牙槽嵴。
D.如果牙槽嵴吸收較多,要根據(jù)牙槽嵴斜坡方向調(diào)整后牙傾斜度,使牙合力盡可能以垂直方向傳至牙槽嵴,如果牙槽嵴嚴重吸收,則要注意將牙合力最大處放在牙槽嵴最低處,減少義齒在功能狀態(tài)下的翹動。
E.前牙要排列成淺覆牙合,淺覆蓋,正中牙合時前牙不接觸,并在前伸及側(cè)方運動時至少在1mm的范圍內(nèi),下牙沿上牙斜面自由滑動。
F.后牙如果選用解剖式牙,在上下牙間自由滑動時,要有平衡牙合接觸,即前牙對刃接觸時,后牙每側(cè)至少一點接觸,后牙一側(cè)咬合時,工作側(cè)為組牙接觸(尖牙保護牙合不適于全口義齒),非工作側(cè)至少有一點接觸。
G.減少功能狀態(tài)下的穩(wěn)定因素,要適當降低非功能尖,如上磨牙頰尖和下磨牙舌尖,減少研磨食物時義齒的擺動。
H.牙列弧度要與頜弓型一致

最新試題
患者,女,30歲。上頜中切牙缺失,要求種植修復。檢查:21牙缺失,近遠中間隙7mm,牙槽突唇側(cè)豐滿,咬合關(guān)系正常,牙周健康。種植手術(shù)時種植體植入深度為()
下列條件中有利于進行無牙頜種植支持固定義齒修復的是()
患者,男,51歲。右下第一、第二磨牙缺失2年余。今來診,要求種植修復?;颊邿o全身系統(tǒng)疾病及藥物過敏史。無吸煙習慣。治療前為患者制取研究模型。灌注石膏模型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患者,男,28歲,下頜后牙缺失1年??趦?nèi)檢查:35-37缺失,角化齦充足;其余牙位無明顯異常,咬合關(guān)系正常。CT示缺牙區(qū)骨量充足。患者全身健康狀況良好。擬行單純種植手術(shù),術(shù)后為該患者制作即刻修復體時不正確的說法是()
患者,男,28歲,右下頜磨牙缺失五年余,要求修復缺失牙。檢查見:46缺失,45扭轉(zhuǎn),47近中傾斜嚴重,缺隙近遠中距離約4mm,36明顯伸長,37無明顯傾斜和伸長。CBCT示:46 RBH 10mm,RBW 7mm。關(guān)于該患者的修復方案最推薦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