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折疊”自己
陳大笑
①把51張白紙重疊在一起,厚度最多不過幾厘米。但把一張足夠大的白紙折疊51次,厚度竟然超過了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人生從來不是平鋪直敘,好比白紙一般,如何“折疊”自己,決定著人生的厚度、事業(yè)的成敗。
②“折疊”是智慧的迂回。毛澤東軍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筆”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戰(zhàn)計劃并非如此。紅軍因為急于一口吃掉敵人,結果遇挫,被迫開始一渡赤水。紅軍在毛澤東的指揮下聲東擊西,穿插迂回,與敵人巧妙周旋,以三萬劣勢兵力牽著數十萬敵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這一紅軍長征史上的光輝戰(zhàn)例。這次行動,周恩來稱之為走“之”字路。實踐證明,最近的距離不一定是直線,而看似“折疊”彎曲的“之”字路線,往往是達到最終目的的最佳路徑。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勝利。那些不講科學的蠻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僅難以到達成功的彼岸,還可能在途中觸礁、擱淺。像河流一樣“折疊”蜿蜒,才能避開擋在前面的障礙,實現(xiàn)波浪式前進。
③“折疊”是生動的重復。重復是工作生活的常態(tài),許多人都在“重復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積累都能產生質的飛躍。老驢拉磨般的簡單重復、機械重復,結局多是“原地轉圈”“濤聲依舊”。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說:“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睍ネ豸酥摹短m亭序》,被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就是因為其中充滿著變化,所有重復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態(tài)的處理。()。在“折疊”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重復,堅持“不作尋常重復”,進行生動的重復,方能書寫出彩華章。
④()。有人做過一個計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僅為1%,反復嘗試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達到63%。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跡。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場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疊”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積小勝為大勝”,把簡單做成不簡單,使平凡變成不平凡。正如英國著名小說家安東尼·特羅洛普所說:“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堅持去做,就能勝過那些艱難的大事。”
⑤“折疊”是“折磨”的疊加。有人提出過“坎理論”,就是要過關卡,上臺階,好比爬山越嶺,上到一定高度,就過了一個坎。成功多是苦難輝煌,成長多為浴火重生。想要前進,最快的腳步是“負重”,因為“挑擔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適區(qū)”,就是倒退的開始。其實,成長就是與自我的搏斗,與自我的較量,與自己較勁才能有長進。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敢于到吃勁崗位“淬火”,到艱苦一線“蹲苗”,在事上磨練自己,用時間灌溉自己,多挑戰(zhàn)“不可能”才可能超越自己,使人生不斷邁向新的高度。
⑥人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疊”的學問,付諸有力的行動,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解放軍報》2018年9月20日,有改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依照選文《論真性情》的觀點,請你從下面文化名人或者文學形象中選取一個,結合與其相關的文學作品對他是否有真性情進行評析。陶淵明、蘇軾、《孤獨之旅》中的杜小康
“賈平凹的散文總是讓人有親切之感,有警醒之感。親切來自他的細膩,而警醒則來自他的敏銳。”圍繞這一評價,將你的閱讀心得寫下來。寫作提示:①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方向來寫,也可以二者結合起來寫,如果另有其他獨到的收獲也可以寫;②不少于150字;③書寫規(guī)范,卷面整潔。
《拿來主義》一文的重點是論證拿來主義,但前面用了大量篇幅論述了“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對其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在《我的空中樓閣》一文中,李樂薇筆下的“空中樓閣”不具有的特點是()。
《母親的心》第⑧段“母親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輕輕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剛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趕緊再一次撈起了螃蟹,如是者數次。”中一系列動作描寫有什么作用?
閱讀文章《母親的心》①~④段,說說母親冒著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綻開了一些,好像層山后退了一些。”(《我的空中樓閣》)對這句話分析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對這句話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把這段文字分為四層,簡述各層意思。
莫泊桑的《項鏈》一文中,不能體現(xiàn)路瓦栽夫人虛榮心的一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