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選擇題患者男,58歲。重癥肌無力(MG),病變累及眼外直肌,有眼瞼下垂和復視癥狀。平時每日服用吡斯的明660mg和潑尼松20mg,分次口服。術前檢查肺活量實測值/預計值為50%,F(xiàn)EV1/FVC80%,最大通氣量(MVV)實測值/預計值為45%。擬在全身麻醉下行經(jīng)頸部胸腺切除術。提示:患者自發(fā)病即開始藥物治療,服用吡斯的明和潑尼松2年。因長期服用該兩種藥物,麻醉管理中需考慮藥物引起的相關問題()
A.引起關節(jié)疼痛
B.易出汗,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C.引起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亢進
D.引起骨質(zhì)疏松
E.引起消化道潰瘍或出血
F.對非去極化肌松藥不敏感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多項選擇題患者男,58歲。重癥肌無力(MG),病變累及眼外直肌,有眼瞼下垂和復視癥狀。平時每日服用吡斯的明660mg和潑尼松20mg,分次口服。術前檢查肺活量實測值/預計值為50%,F(xiàn)EV1/FVC80%,最大通氣量(MVV)實測值/預計值為45%。擬在全身麻醉下行經(jīng)頸部胸腺切除術。關于重癥肌無力麻醉用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禁用氯胺酮
B.對去極化肌松藥極為敏感,應考慮使用非去極化肌松藥
C.部分病人在采用吸人麻醉情況下,可以不使用肌松藥
D.重癥肌無力病人肌松藥起效時間明顯延長,故應在麻醉誘導前先預用1/10誘導劑量的肌松藥
E.為保持病人充分鎮(zhèn)靜,術前常規(guī)使用嗎啡
F.為抑制呼吸道分泌及預防抗膽堿酯酶藥副作用應常規(guī)用阿托品或東莨菪堿,但劑量宜小
2.單項選擇題患者,62歲男性,因意識障礙伴左側(cè)偏癱1小時住院,查頭顱CT提示,右側(cè)內(nèi)囊出血,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于發(fā)病后2小時患者突發(fā)惡心,嘔吐、嘔咖啡樣液體,意識障礙進一步加重。如果病人嘔血,黑便持續(xù)存在;而且血壓下降,尿量減少,首先應采取哪種治療()
A.靜推甘露醇以減輕腦水腫
B.胃管內(nèi)注入8mg%正腎鹽水,同時抑制胃酸分泌
C.手術治療
D.補充血小板
E.以上都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