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岸邊看水中的魚,看到“魚”的位置與實際位置不同,圖中的模型能解釋此現(xiàn)象的是()
A.A
B.B
C.C
D.D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下圖是王熙晶同學做完“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后,根據(jù)記錄作出水的沸騰圖像,下列對圖像分析正確的是()
A.實驗中加熱3min后停止了加熱
B.沸騰溫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熱不足
C.AB段水平線表示水沸騰過程中吸熱而不升溫
D.OA段斜線表明水的實際溫度與時間成正比
E.該實驗表面實驗時的大氣壓小于一標準大氣壓
F.實驗開始時水的初溫是90℃
為了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林語涵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了液體和量杯的總質(zhì)量m及液體的體積V,得到了幾組數(shù)據(jù)并繪制出了m-V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液體的密度是2g/cm3
B.該液體的密度是1g/cm3
C.量杯的質(zhì)量為20g
D.60cm3的液體質(zhì)量為60g
觀察圖中的煙和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
B.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
C.甲車可能運動,乙車向右運動
D.甲車可能靜止,乙車向左運動
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A,B,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
B.從第3s開始,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5s末A;B相遇
C.5s內(nèi),A;B的平均速度相等
D.兩物體由同一位置O點開始運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
劉歡瑤同學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車站點,她經(jīng)常騎公共自行車去上學,某一次從家到學校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她從家到學校的平均速度是()
A.135m/s
B.168.75m/s
C.2.25m/s
D.2.81m/s
最新試題
關于引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下列說法恰當?shù)氖牵ǎ?/p>
光是電磁波,不能看作粒子.()
牛頓發(fā)表其力學理論體系的偉大著作名稱是()
按照分子動理論,容器中的氣體具有壓強是因為()
首先用望遠鏡觀察天文現(xiàn)象的學者是()
1747年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進行雷電實驗的主要意義是()
變化的電場和磁場交替耦合向前傳播,形成了電磁波.
只要進行大量的計算,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可以研究大量微觀粒子組成的熱學體系的運動規(guī)律.
下列關于奧地利物理學家玻爾茲曼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首先用實驗證實大小兩個重物同時落地、并記錄了這一結果的科學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