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微小電流的儀器,一般不用指針的偏轉來指示讀數(shù),而是像如圖所示,在儀器的可動部分安裝一個小平面鏡M,讓小燈炮S發(fā)出的一束光射到M上,光線經(jīng)M反射后射到離鏡較遠的標尺N上,當電流為零時,反射光線在標尺的中央零刻度處當有微小電流時,儀器的可動部分就帶著小平鏡M轉動一小角度,使反射光線偏離標尺零點而指在某一刻度處,用反射光線在標尺上指示的位置來顯示電流的大小.反射光線就像一根無質量的指針.如果M到N的距離L=0.5m,當M轉動1°時,反射光線在標尺上的位置將移動為()cm。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以下干涉實驗中,不屬于分振幅原理的是()
菲涅爾圓孔衍射實驗中,當軸上參考點靠近衍射孔時,半波帶數(shù)()
用邁克耳遜干涉儀觀察干涉條紋,可移動的反射鏡移動的距離為0.233nm,數(shù)得干涉條紋移動792條,則光的波長是多少?()
在邁克耳孫干涉儀的可動反射鏡移動了距離d的過程中,若觀察到干涉條紋移動了N條,則所用光波的波長為()。
一架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相距20cm,物鏡焦距7mm,目鏡焦距5mm,顯微鏡的放大率約為()
在等振幅多光束相干中,如果相干單元數(shù)量為N,則干涉條紋最大光強(或稱為譜線亮度)是一個相干單元光強的()
折射率為n2的薄膜,置于兩個不同介質的界面處,薄膜上側折射率為n1,下側的射率為n3,關于薄膜干涉以下判斷錯誤的是()
在折射率n3=1.60的玻璃片表面鍍一層折射率n2=1.38的MgF2薄膜作為增透膜。為了使波長為500nm的光,從折射率n1=1.00的空氣垂直入射到玻璃片上的反射盡可能地減少,MgF2薄膜的厚度應為()
自然光入射到不知其折射率的某一透明介質表面時,反射光為線偏振光,則知()
實驗證明引起光效應的是()強度,而不是()強度。波動光學中,用()來表示電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