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截面設計時與次梁相同,跨中正彎矩按T形截面計算,支座負彎矩則按矩形截面計算
B.主梁內(nèi)力計算,可按彈性理論方法進行
C.在主梁支座處,次梁與主梁支座負彎矩鋼筋相互交叉,通常次梁負彎矩鋼筋放在主梁負彎矩鋼筋上面
D.計算主梁支座負彎矩鋼筋時,其截面有效高度?。簡闻配摻顣rho=h-35;雙排鋼筋時ho=h-60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承受正彎矩中截面,次梁按T形截面考慮
B.承受負彎矩的支座截面,T形翼緣位于受拉區(qū),則應按寬度等于梁寬b的矩形截面計算
C.次梁可按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方法進行內(nèi)力計算
D.不論荷載大小,次梁的高跨比,一般不必進行使用階段的撓度和變形驗算
A.板面附加鋼筋間距不大于200mm且與梁肋垂直
B.構造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6mm
C.單位長度的總截面面積不應小于板中單位長度內(nèi)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
D.伸入板中的長度從肋邊緣算起每邊不小于板計算跨度
A.鋼筋間距不大于200mm,直徑不小于6mm的構造鋼筋,其伸出墻邊的長度不應小于(為單向板的跨度或雙向板的短邊跨度)
B.對兩邊均嵌固在墻內(nèi)的板角部分,應雙向配置上述構造鋼筋,其伸出墻邊的長度不應于
C.沿受力方向配置上部構造鋼筋(包括彎起鋼筋)的截面面積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
D.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構造鋼筋可根據(jù)經(jīng)驗適當減少
A.截面面積不小于受力鋼筋面積的5%
B.截面面積不小于受力鋼筋面積的10%
C.截面面積不小于受力鋼筋面積的15%
D.截面面積不小于受力鋼筋面積的20%
A.每米板寬內(nèi)不少于4根
B.每米板寬內(nèi)不少于5根
C.單位長度上的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不應小于單位長度上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0%
D.按承載力計算確定
最新試題
什么是單向板?什么是雙向板?
單向板和雙向板是如何區(qū)分的?
說明單向板肋梁蓋中板的計算簡圖。
說明單向板肋梁蓋中次梁的計算簡圖。
哪些結構不宜按塑性理論方法計算結構內(nèi)力?
按彈性理論計算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梁時,不必要求滿足的要求。()
說明單向板肋梁蓋中主梁的計算簡圖。
塑性鉸線的位置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因而一個板只能有一種破壞機構。()
用調(diào)幅法計算連續(xù)梁的內(nèi)力,可以提高梁的極限承載力。()
確定截面內(nèi)力最不利活荷載布置的原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