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列各字的字形構(gòu)造,說明每個字的本義,并說明它們各自的意符的表義功能: 鄙、融、鞍、攻、賦、除、耨、題
說明下列例句括號中的詞語的意義,并指出它們與現(xiàn)代漢語的復(fù)音詞有什么不同。 (1)(雖然),何以報我? (2)為此詩者,其(知道)乎? (3)徐偃王處漢東,(地方)五百里。 (4)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 (5)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6)且下之化上疾于(景響)。 (7)數(shù)犯主之(顏色)。 (8)安貧樂潛,(味道)守真。 (9)青云動(高興),幽事亦可說。
根據(jù)以下例句括號中的詞語的意義,分析說明古今詞義在褒貶色彩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1)長安中(謠言)曰:“見乞兒,與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2)詩守南楚,民作(謠言)。 (3)(下流)多謗議。 (4)(下流)之人,眾毀所歸。 (5)主上直信李沖(吹噓)之說。 (6)馮唐已老聽(吹噓)。 (7)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 (8)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卻,則(鍛煉)而周內(nèi)之。 (9)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鍛煉)之吏,持心近薄。
最新試題
有的字從多義向單義轉(zhuǎn)化,“濕”的哪些義項歸屬在歷時的多義字?()
歷時多義字“貓”的第三個音項miáo包括的義項有()。
下面因不明字意而誤讀的訛音是()。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文字分化為兩個系統(tǒng),一個是秦系文字,一個是()。
歷時多義字“手”的義項包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