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接續(xù)管與耐張線夾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5m
B.修補管與耐張線夾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0m
C.接續(xù)管與懸垂線夾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5m
D.修補管與懸垂線夾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2.5m
E.修補管與間隔棒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0.5m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緊線段在5檔及以下時靠近中間選擇一檔
B.緊線段在6-12檔時靠近兩端各選擇一檔
C.緊線段在12檔以上時靠近兩端及中間可選3-4檔
D.觀測檔宜選檔距較大和懸掛點高差較小及接近代表檔距的線檔
E.弧垂觀測檔的數(shù)量可以根據(jù)現(xiàn)場條件可適當減少
A.鋁、鋁合金單股損傷深度小于直徑的1/2
B.鋼芯鋁絞線及鋼芯鋁合金絞線損傷面積為導電部分截面的5%及以下,且強度損失小于4%
C.單金屬絞線損傷截面積為4%及以下
D.鋼芯鋁絞線及鋼芯鋁合金絞線損傷面積為導電部分截面的7%及以下
A.在距線頭15~20m處向線頭方向將外層線股趕緊,并分段將導線綁扎緊固,待壓接完成后將綁扎線去掉
B.如導線外層線股松散嚴重時,可將松散部分剪掉后再行壓接
C.壓接時,要選用壓接管內(nèi)孔徑較大者
D.不對外側線股松散情況進行處理,直接選用壓接管內(nèi)孔徑較大者套進行壓接
A.導線緊線及附件完畢后應立即安裝間隔棒,間隔棒與防振錘應同時安裝
B.間隔棒安裝距離可用與飛車相配合的計數(shù)器測量或斜距丈量法測量
C.三相導線的間隔棒應整齊地排列在一條與導線垂直的直線上
D.鐵塔兩端第一個間隔棒距離偏差應不大于次檔距的1.5%,其余應不大于次檔距的3%,各相間隔棒安裝位置應相互一致
A.牽、張設備必須接地可靠
B.展放導引繩,牽引繩,導、地線時,兩端應掛接地滑車.
C.跨越或平行帶電線路時,跨越處安裝接地滑車組,并可靠接地,接地線截面不應小于16mm2
D.附件安裝時應先掛防靜電接地線后再進行工作
E.緊線完畢后應將三相線短路接地
最新試題
觀冰點應選在易覆冰區(qū)域地段:()。
帶電線路避雷器安裝原則()。
運行中的±800kV 直流線路導線與建筑物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是()。
夜間巡視必須在()進行,以便詳細地檢查導線、地線、桿塔及沿線情況。
帶電處理500kV 耐張線夾引流板發(fā)熱,待紅外測溫檢測引流板溫度降至()度以下。
在強電場中工作()是最有效的安全防護用具。
輸電線路測量導線對交叉、跨越物凈空距離作業(yè)過程中應核實現(xiàn)場,控制好塔尺()。
防外力破壞的工作目標()
《±800kV 直流線路帶電作業(yè)技術規(guī)范》(DL/T1242-2013)規(guī)定:在海拔高度1000m 及以下進行±800kV 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yè)時,等電位作業(yè)人員沿耐張絕緣子串進入高電場時,耐張絕緣子串中扣除人體短接和不良絕緣子片數(shù)后,良好絕緣子的總長度最小值為()。
《500kV 交流緊湊型輸電線路帶電作業(yè)技術導則》規(guī)定:500kV 交流緊湊型輸電線路帶電作業(yè),相地最大操作過電壓倍數(shù)在2.80倍以上時,等電位作業(yè)人員與相鄰帶電體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是()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