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桿根側面安裝水泥卡盤
B.桿根底部安裝水泥底盤
C.桿根側面安裝固根橫木
D.桿根底部安裝墊木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夾板法
B.拉線桿箍法
C.另纏法
D.卡固法
A.雷暴日數(shù)大于20的空曠區(qū)域或郊區(qū)應做防雷保護接地
B.每隔250m左右的電桿應做避雷線,架空吊線應與地線連接
C.每隔2km左右,架空光(電)纜的金屬護層及架空吊線應做一處保護接地
D.市郊或郊區(qū)裝有交接設備的電桿應做避雷線
A.掛鉤式
B.捆扎式
C.自承式
D.釘固式
A.角桿
B.終端桿
C.分線桿
D.抗風桿/防凌桿
A.歸屬單位
B.建設年份
C.線路段名稱
D.工程名稱
最新試題
架空光纜線路的桿距超過標準桿距25%~100%時,應采用長桿檔建筑方式,超過標準桿距100%的桿距應采用飛線裝置。
桿路與電力線變越應符合下列要求:桿路應垂直變越,不能垂直變越時,真最小變越角度小于45度。
電桿的編號宜由北向南或由東向西。
新建桿路應首選水泥電桿,木桿或撐桿應采用注油桿或根部防腐處理的木桿。
在人行道上應盡量避免使用拉線。如需要安裝拉線,拉線及地錨位于人行道或人車經常通行的地點,應在離地面高2.0m以下的部位用塑料管或毛竹筒包封.在塑料管或毛竹筒外面并用紅白相間色作告警標志。
撐木裝設位置應裝在最末層吊線下100mm處。
長桿檔兩側的電桿應裝設頂頭拉線,頂頭拉線程式應采用比吊線程式高一級的鋼絞線。
架空電纜線路的桿距在輕負荷區(qū)超過60m、中負荷區(qū)超過55m、重負荷區(qū)超過50m時,應采用長桿檔建筑方式。
市郊或郊區(qū)裝有交接設備的電桿應做避雷線。
如桿上確實已無空余位置再增掛吊線,且桿上原有吊線強度經核算能滿足再增掛光(電)纜要求時,在與該資源所有者協(xié)商并取得同意后,可以利用該吊線增加光(電)纜。設計中應考慮新架掛光(電)纜的安裝方法和施工方法,不對原有光(電)纜產生危害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