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就稱榆次。
A.戰(zhàn)國時期
B.春秋時期
C.西漢時期
D.隋唐時期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魏黃初元年(220)復置,領太原、上黨、西河、雁門、樂平、新興等六郡。
A.西漢
B.東漢
C.三國
D.隋唐
2.單項選擇題()之地大部在山西,故山西也別稱為三晉。
A.三晉
B.齊、趙、魏
C.豫、趙、魏
D.秦、趙、魏
3.單項選擇題1947年5月2日,晉察冀野戰(zhàn)軍第二、三、四縱隊與太行二分區(qū)部隊5萬人,在正太戰(zhàn)役中解放了()陽泉鎮(zhèn)。與此同時,為了奪取和鞏固全華北,動用陽泉煤鐵資源支援解放戰(zhàn)爭,中共晉察冀中央局決定,將陽泉鎮(zhèn)從平定縣劃出建設為新型工業(yè)城市。
A.昔陽縣
B.壽陽縣
C.盂縣
D.平定縣
4.單項選擇題()大同廣袤20里,建有西京同文殿,設留守衙。
A.西京
B.東京
C.南京
D.北京
5.單項選擇題相傳漢高祖北上抗擊匈奴,兵困()(今大同),脫圍時大軍南撤,到忻口方擺脫追兵。高祖歡顏而笑,六軍欣然如歸,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A.忻州
B.平城
C.朔州
D.大同
最新試題
周成王封他的同母弟叔虞于古唐國。叔虞死后,他的兒子燮父繼位,改國號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芮城東莊村文化遺址是屬于()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址。
題型:單項選擇題
禹的偉大功績在于通過大規(guī)模的征伐,結束了萬國林立的分散狀態(tài),創(chuàng)建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世襲王朝——()王朝。
題型:單項選擇題
山西地區(qū)的舊石器文化遺址分布相當廣泛,其數量多,文化內涵豐富,而且文化年代銜接,歷史脈絡清晰,形成了綿延不斷的舊石器文化發(fā)展序列。
題型:判斷題
()時代是人類氏族社會發(fā)展繁榮的階段。
題型:單項選擇題
許家窯遺址位于大同盆地北部陽高縣許家窯村,距今約10萬年,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是山西地區(qū)舊石器時代中期又一典型的文化遺址。
題型:判斷題
從人類的出現到國家的產生,在山西形成了一個綿延不斷且自成體系的文化發(fā)展序列。
題型:判斷題
龍山文化因1928年首先發(fā)現于()章丘的龍山鎮(zhèn)而得名。
題型:單項選擇題
北京人不僅已經使用了火,而且還懂得用篝火的方法保持火種,以控制火的使用,也就是已經初步認識和掌握了火的一般規(guī)律,可見絕不是處于用火的起步階段,在此以前,肯定還走過了十分漫長的用火道路。
題型:判斷題
()是陶寺遺址的一個驚人發(fā)現,它具有觀象和授時的功能。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