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拿破侖加冕稱帝,竊取了法國大革命的果實
B.《拿破侖法典》損害了資產階級的利益
C.在滑鐵盧戰(zhàn)役中的失敗讓大家失望
D.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利益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時期
B.法蘭第一帝國時期
C.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時期
D.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
A.都具有歷史的進步性
B.都反映了資產階級的要求
C.都反對封建專制統(tǒng)治
D.都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A.英國革命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的
B.雅各賓派專政是法國大革命的高潮
C.革命過程中都出現(xiàn)過舊王朝復辟
D.美國獨立戰(zhàn)爭得到國際上的支援
A.原因方面:英法美三國都是有相同之處的,都是反對封建統(tǒng)治的斗爭
B.過程方面:法國大革命的過程中人民斗爭體現(xiàn)得一點也不激烈
C.手段上講:三者都有頒布法律文件和武裝革命的形式
D.結局來看:英法兩國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而美國走向共和
A.英國革命由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
B.啟蒙思想為法國大革命作思想準備
C.法、美兩國都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政體
D.美國獨立戰(zhàn)爭具有雙重的性質
最新試題
隨著電動機和發(fā)電機的發(fā)明及不斷改進,發(fā)電機進入生產領域,電力開始作為動力帶動機器,由此揭開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序幕。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開始的時間是()
巴黎公社取消資產階級的法庭和議會,建立工人階級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機構;規(guī)定公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人民有權監(jiān)督和罷免。這體現(xiàn)出巴黎公社()
1860—1913年,美國鋼產量由1.2萬噸猛增至3280萬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鋼國;機器制造業(yè)在20世紀初的產值已相當于歐洲各國總產值的一半。美國取得這些經(jīng)濟成就的政治前提是()
某歷史活動課上同學們激烈談論了“玻利瓦爾和圣馬丁”“章西女王”“華盛頓”等歷史人物。你認為他們討論的主題可能是()
1871年11月,日本派出以巖倉具視為特命全權大使的大型外交使團前往歐美12個國家,進行了為期22個月的考察。巖倉使團此行的主要目的是()
自19世紀中期起,馬克思主義成為西歐工人運動的指導思想;在東歐和東南歐,它的影響日益擴大;在亞洲和美洲,它是工人運動和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思想武器。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
1722年頒布的“官秩表”體現(xiàn)了彼得一世“量才施用”、“論功取仕”的思想,它是對按貴族門閥取仕的腐朽傳統(tǒng)的挑戰(zhàn)。“官秩表”的頒布()
A人物說:“我絕不放棄我的章西,誰敢占領我的章西,絕沒有好下場”;B人物說:“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惡……非暴力的含義,就是指為了不與邪惡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罰”。該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1848年后,在馬克思主義影響下,歐洲發(fā)生了多次工人運動,迫使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不得不給予工人階級更多的民主權利。材料反映當時的工人運動()
1871年日本設立文部省,統(tǒng)轄全國的教育事業(yè)。1872年,文部省頒布了第一個教育法令——《學制》,確立了從小學到中學、大學的學校體制。1873年,振興實業(yè)教育,興辦了采礦、工業(yè)、農業(yè)、商業(yè)等實業(yè)學校。積極引進歐美先進科學技術,聘請外籍教師,培養(yǎng)造就高級科學技術人才。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治維新期間日本教育改革的特點有()①建立較完備的學校教育體系②向西方學習③政府主導④強調效忠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