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A=B
B.A=B:B=A
C.T=A:A=B:B=T
D.A=T:T=B:B=A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Ifx>10Andx<100Theny=y+1
B.Ifx>10:x<100Theny=y+1
C.If10<x<100Theny=y+1
D.Ifx>10,x<10Then:y=y+1
A.BBCCCDDDDEEEEE
B.ABBCCCDDDD
C.BCCDDDEEEE
D.AABBBCCCCDDDDD
下面程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m$="ABC"
n$="abc"
k$=Lcase$(m$)
j$=Ucase$(n$)
Print Asc(k$)
End Sub
運行后輸出結果為()
A.96
B.97
C.65
D.64
有如下程序:
a$="China":b$=Right$(a$,3):c$=String$(3,b$)
Print c$
運行時輸出的結果是()
A.iii
B.lll
C.www
D.vvv
有如下程序:
FOR j=1 TO 3
PRINT TAB(3*j);11*(2*j-1);
NEXT j
運行后輸出的結果是()
A.22 44 66
B.11 33 55
C.11 55 77
D.22 55 99
最新試題
在一般情況下,聲明數組時應指明其數據類型,不過也可聲明默認數組,即數據類型為()的數組。
在VB中,過程分為()過程和()過程。
算術表達式由()()和()組成。
數組默認下標政界為(),假如希望下標從1開始,則應通過()語句來設置。
在VB中,也允許變量不經過聲明就直接使用,這種情況被稱為隱式聲明,所有隱式聲明的變量都是()數據類型的,并默認為()變量。
如果希望在程序中強制顯式聲明所有變量,則可以在模塊的聲明段加()語句,也可以在“工具“下拉菜單中選擇“選項”命令,在彈出的的“選項”對話框中單擊“編輯器”選項卡,勾選“要求變量聲明”復選框。
在VB中,任何非0值均可視為True,但是一般使用()來表示True,使用()來表示False。
()運算符用來比較兩個對象的引用變量。
在VB中,可以使用()語句來調用過程。
在VB中,使用()激活錯誤捕獲功能,并將錯誤處理程序指定為從行號位置開始的程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