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可能是資料摘錄者取證時不夠仔細,把它們給漏了。 2)還有一種可能則是取證雖然看到了,但并沒有意識到是詞,未加摘錄。
1)詞條或義項失收。 2)釋義不確。 3)源流失考。
1)指導古文學習。 2)指導古文獻校理。 3)指導辭書編纂。
最新試題
聲訓又叫()
古人注釋用語“辭也”和“語助”是指()
簡述古人常見的注音方式。
簡述“說文四大家”姓名和代表作。
通過形訓方法分析字的本義,必須借助()
異休字又可以稱為()
《世說新語·賢媛》:“日夕,遂設精食,從者皆無所乏。逵既嘆其才辯,又深愧其厚意?!敝小袄ⅰ钡恼_解釋是()
《說文解字》部首的前后次序是()
《國語》:“成狄冒沒輕像?!敝小懊皼]”的含義是()
《左傳唱公三年):“既成昏,晏子受禮?!敝小盎琛迸c“婚”字的關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