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在我國農業(yè)歷史上,是從哪個朝代開始使用綠肥?()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漢代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迄今為止最早的干欄式木構建筑遺址發(fā)現于()。
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龍山文化
2.單項選擇題羈縻府州是()代設置的一種特定的地方行政區(qū)劃體系。
A、隋代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多項選擇題漢武帝時,設置的河西四郡是()。
A.安定
B.武威
C.酒泉
D.西海
E.張掖
F.敦煌
4.單項選擇題1689年中俄兩國締結了《尼布楚條約》,()年中俄又訂立了《恰克圖條約》。
A.1586
B.1736
C.1689
D.1728
5.單項選擇題《水經注疏》的主要作者是()。
A.班固
B.裴秀
C.楊守敬
D.酈道元
最新試題
19世紀中葉以后,隨著“洋紙”的傳入和傾銷,傳統的中國造紙業(yè)急劇衰落,造紙業(yè)地理格局發(fā)生大變,()成為中國造紙業(yè)一大中心。
題型:單項選擇題
徐壽的《三國志》中記載曹沖所稱的象,還是孫權從()捕獲而送來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洞庭湖從新石器時期的平原變?yōu)槊鞔胺桨司虐倮铩钡拇蠛?,而()則從全新世的沼澤變成今日中國第一大淡水湖。
題型:單項選擇題
比利時傳教士()著有《韃靼旅行記》,提到長白山是韃靼人,亦既滿洲人的祖先居住地方、民族發(fā)源地。
題型:單項選擇題
先秦時期()主要在今天津附近入渤海,在3000年的時間內決口多達1500多次,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
題型:單項選擇題
明朝中后期,外來作物不斷被引進中國,下列組合中屬于此時引進作物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清代康熙乾隆年間,人口大增,當時全國人口最密集的有太湖流域、()和大運河沿岸地區(qū)。
題型:單項選擇題
長江流域中游的(),在統一河床形成以后,造成遠古以來就有的云夢大澤瓦解以后,形成了廣闊的兩湖平原糧食基地。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三星堆出土了完整的未加工象牙80余根,金沙遺址出土了1000余根,遠遠超過了同時期中原地區(qū)強大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距今()年的秦安大地灣遺址,出土了大量木結構房屋遺存,柱洞面積之大,足以證明當時所用木料的粗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