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知識的結構是學習歷史的一項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學編制的知識結構示意圖,由此判斷他學習的主題是()
A.近代西方民主發(fā)展的進程
B.歐洲國家民主獨立的過程
C.多民族國家的統一進程
D.反對殖民壓迫的歷程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強調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B.宣告獨立,脫離殖民統治
C.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君主的權力
D.建立三權分立聯邦制國家
A.伏爾泰
B.華盛頓
C.法拉第
D.拿破侖
A.達·芬奇
B.莎士比亞
C.凡·高
D.貝多芬
A.牛頓
B.愛因斯坦
C.達爾文
D.錢學森
A.牛頓和王大珩
B.牛頓和鄧稼先
C.愛因斯坦和王大珩
D.愛因斯坦和鄧稼先
最新試題
19世紀中葉,美國對外來移民來者不拒,歐洲的農民、熟練的手工業(yè)者,甚至產業(yè)工人紛紛攜帶工具和技術紛至沓來。這些移民的到來()
下面為巴黎公社委員會委員(實際數量共64人)來源統計圖。這體現出巴黎公社()
“19世紀歐洲這種運輸設施的開展,使先前未曾開發(fā)地區(qū)卷入世界經濟活動內,更因其克服運輸量、畜力、季節(jié)及移動速度等限制,工業(yè)革命成果得以擴大”?!斑\輸設施”最有可能是()
南北戰(zhàn)爭前夕的1860年,美國的工業(yè)產值還不到英國的一半,然而后來美國僅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彌補了這種差距,在1894年全面超過英國躍居世界第一。這一時間段美國快速發(fā)展的政治前提是()
到19世紀中期,英國已經有75條鐵路通車,每年運送2500萬乘客。全國各大城市和人口比較稠密地區(qū)之間都有列車通車,東部和西部海岸鐵路線也都相繼建成。這一現象可以說明,英國工業(yè)革命()
法律文獻在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及資本主義制度的鞏固中起著重要作用。下列有關法律文獻的表述正確的是()
日本歷史上的兩次崛起,第一次是19世紀中后期,日本逐漸走上資本主義強國之路;第二次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日本第一次崛起得益于()
彼得一世將改革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1700—1707年為積蓄力量的階段,1707—1714年為俄國興盛和榮耀的階段,1714—1721年是建立良好秩序的階段。材料說明改革具有()
1848年后,在馬克思主義影響下,歐洲發(fā)生了多次工人運動,迫使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不得不給予工人階級更多的民主權利。材料反映當時的工人運動()
1903年,萊特兄弟發(fā)明了飛機,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一戰(zhàn)期間,投入作戰(zhàn)的飛機約10萬架,大大加重了人員的傷亡。這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