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二戰(zhàn)爆發(fā)前英法對德國武裝干涉西班牙采取了不干涉政策;1938年9月同德意共同簽訂慕尼黑協定宰割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德軍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zhàn),但出現“奇怪戰(zhàn)爭”;1942年初,中、英、美、蘇等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對上述歷史現象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①英法自始至終推行綏靖政策
②英、法、德、意曾一度結成法西斯同盟壓迫弱國
③英法在二戰(zhàn)爆發(fā)前反對德意法西斯侵略
④英法對德宣戰(zhàn)標志著綏靖政策的結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項不符合20世紀30年代國際形勢特點的是()

A.大危機、大動蕩和正義與非正義兩種力量的大較量時期
B.歐亞戰(zhàn)爭策源地形成,世界面臨法西斯全面侵略的威脅
C.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趨于崩潰
D.法西斯同盟與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3.單項選擇題20世紀30年代西班牙內戰(zhàn)演變成民族戰(zhàn)爭的主要原因是()

A.德、意的武裝干涉
B.國際縱隊的參戰(zhàn)
C.蘇聯的巨大援助
D.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4.單項選擇題1929~1933年經濟危機這一時期德、日等國走上了法西斯主義集權統治道路,其主要原因是()

A.國內嚴重的危機和尖銳的階級矛盾
B.帝國主義國家間矛盾的激化
C.法西斯集團的欺騙宣傳和恐怖活動
D.通過戰(zhàn)爭和軍事工業(yè)擺脫危機

最新試題

自19世紀中期起,馬克思主義成為西歐工人運動的指導思想;在東歐和東南歐,它的影響日益擴大;在亞洲和美洲,它是工人運動和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思想武器。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

題型:單項選擇題

18世紀60年代以后,世界面貌發(fā)生巨變,展現出一派嶄新的景象:工廠里機器在轟鳴,江河中輪船在航行,鐵路上火車在奔馳。這些新景象的出現主要得益于()

題型:單項選擇題

彼得一世將改革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1700—1707年為積蓄力量的階段,1707—1714年為俄國興盛和榮耀的階段,1714—1721年是建立良好秩序的階段。材料說明改革具有()

題型:單項選擇題

到19世紀中期,英國已經有75條鐵路通車,每年運送2500萬乘客。全國各大城市和人口比較稠密地區(qū)之間都有列車通車,東部和西部海岸鐵路線也都相繼建成。這一現象可以說明,英國工業(yè)革命()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03年,萊特兄弟發(fā)明了飛機,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一戰(zhàn)期間,投入作戰(zhàn)的飛機約10萬架,大大加重了人員的傷亡。這說明()

題型:單項選擇題

1871年日本設立文部省,統轄全國的教育事業(yè)。1872年,文部省頒布了第一個教育法令——《學制》,確立了從小學到中學、大學的學校體制。1873年,振興實業(yè)教育,興辦了采礦、工業(yè)、農業(yè)、商業(yè)等實業(yè)學校。積極引進歐美先進科學技術,聘請外籍教師,培養(yǎng)造就高級科學技術人才。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治維新期間日本教育改革的特點有()①建立較完備的學校教育體系②向西方學習③政府主導④強調效忠天皇

題型:單項選擇題

隨著電動機和發(fā)電機的發(fā)明及不斷改進,發(fā)電機進入生產領域,電力開始作為動力帶動機器,由此揭開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序幕。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開始的時間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法律文獻在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及資本主義制度的鞏固中起著重要作用。下列有關法律文獻的表述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南北戰(zhàn)爭前夕的1860年,美國的工業(yè)產值還不到英國的一半,然而后來美國僅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彌補了這種差距,在1894年全面超過英國躍居世界第一。這一時間段美國快速發(fā)展的政治前提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8世紀至20世紀初,英語中出現了如electron (電子)relativity (相對論)automobile (汽車)spark plug (火花塞)gear-Shift(變速桿)等新的科學技術詞匯。促使新詞匯涌現的時代潮流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