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已發(fā)現(xiàn)礦洞十多個,深者達40余米,煉鐵遺址50多處
B.在東川屯發(fā)掘出煉鐵爐、鐵礦石、煉鐵渣、木炭等
C.這里出土過宋徽宗年號的銅錢
D.據(jù)文獻記載,在金朝建立時,女真人在阿骨打率領下,居住在阿什河流域,燒炭煉鐵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又作蒲峪路
B.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C.位于克東縣城西北8公里金城鄉(xiāng)古城村西300米處
D.烏裕爾河南岸
A.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B.金代界壕一作“金源邊堡”,有“金代長城”之稱
C.系金朝為防御蒙古所筑的壕塹
D.是我國古代巨大工程之一
A.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B.古城周長3.5公里,有角樓和甕城遺址。城外有護城壕
C.曾出土銅舍利函、銅鏡、銅佛、鐵門框和蓮花瓦當?shù)纫慌拼澈_z物
D.還發(fā)掘一處金代墓葬
A.皆為達斡爾語音譯
B.皆為鄂倫春語音譯
C.就是“可畏”的意思
D.清朝,璦琿成為第一任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的駐地
A.白丁香木(俗稱“抱馬子”)茶葉筒
B.松江編結繡
C.瑪瑙酒杯
D.黃楊木雕
最新試題
魏晉南北朝時期,生活在東北西南部的()與老哈河流域的東部鮮卑宇文氏的一支開始自號契丹。
1151年四月,()正式下詔遷都,改燕京為中都大興府。
明朝人把居住在()的女真人,統(tǒng)稱作海西女真。
商人們往往習慣在店鋪前張掛國旗,花花綠綠的國旗使各商業(yè)街熱鬧非凡,一時被傳為“旗鎮(zhèn)”,聞名國內外。被稱為“旗鎮(zhèn)”的是()。
以下哪一個不是史料中對渤海國的稱呼?()
夫余曾經(jīng)服屬過的中原王朝有()。
屬于鮮卑在黑龍江流域的文化遺存主要有()等。
1409年(永樂七年),明朝政府在黑龍江流域正式設立()。
清政府于()制訂《東三省督撫辦事要綱》和《官職章程》,宣布改革東北地區(qū)的管理體制和地方官制。
在明代,野人女真又稱()或窩集諸部,包括屬于不同語族的眾多氏族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