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f x>=y^3 Print “OK”
B.If x>=y*y*y Then “OK”
C.If x>=y^3 Then Print “OK”
D.If x>=y*y*y Then Print “OK” End If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在窗體上畫一個名稱為Command1的命令按鈕,一個名稱為Label1、Label2的標簽,然后編寫如下的事件過程:
Private x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x = 5: y = 3
Call Proc(x, y)
Label1.Caption = x
Label2.Caption = y
End Sub
Private Sub Proc(ByVal a As Integer, ByVal b As Integer)
x = a * a
y = b + b End Sub
運行程序后,則兩個標簽中顯示的內(nèi)容分別是()
A.5和3
B.25和3
C.25和6
D.5和6
在窗體上畫一個名稱為Command1的命令按鈕,一個名稱為Label1、Label2、Label3的標簽,然后編寫如下的事件過程:
Private x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Static y As Integer
Dim z As Integer
n = 10
z = n + z
y = y + z
x = x + z
Label1.Caption = x
Label2.Caption = y
Label3.Caption = z End Sub
運行程序后,連續(xù)三次單擊命令按鈕后,則三個標簽中顯示的內(nèi)容分別是()
A.10;10;10
B.30;30;30
C.30;30;10
D.10;30
在窗體上畫一個名稱為Command1的命令按鈕,一個名稱為Label1的標簽,然后編寫如下的事件過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s = 0
For i = 0 To 15
X = 2 * i - 1
If X Mod 3 = 0 Then s = s + 1
Next i
Label1.Caption = s End Sub
程序運行后,單擊命令按鈕,則標簽中顯示的內(nèi)容為()
A.1
B.5
C.27
D.45
下列程序執(zhí)行的結(jié)果為()
x=-62
PrintSgn(x)+Abs(x)+Int(x)
A.-36
B.1
C.-1
D.-72
以下語句的輸出結(jié)果是(注:■表示一個空格)()
a=123
b=456
Printa;b
A.123■456
B.■123■456
C.■123■456■
D.■123■■456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算術表達式由()()和()組成。
在VB中,數(shù)組的維數(shù)最為()數(shù)組維數(shù)增加將使內(nèi)存急劇增加。
使用public語句在()中聲明全局數(shù)組,使用()語句在過程中聲明靜態(tài)數(shù)組。
()運算符用來比較兩個對象的引用變量。
Like運算符用來比較字符串的模式匹配,使用通配符,()來表示任何單一字符,使用()來表示零個字符,使用()來表示任何一個數(shù)字,使用[字符列表]來表示字符列表中的任何單一字符,使用[!字符列表]來表示不在字符列表中的任何單一字符。
模塊級變量使用()或()來聲明,全局變量使用()聲明。
如果沒有顯式指定Public或private,則sub過程默認范圍是()。
當使用Array函數(shù)給數(shù)組賦初值時,數(shù)組變量只能是()數(shù)據(jù)類型,只適用于一維數(shù)組。
如果將多個語句放在同一行上,則每個語句之間必須使用()來連接,當一行代碼很長時,可以使用()來續(xù)行。
在VB中,使用()激活錯誤捕獲功能,并將錯誤處理程序指定為從行號位置開始的程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