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立秋
B、白露
C、小暑
D、大暑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稻谷
B、糙米
C、精米
D、穎果
A、四葉期
B、分蘗盛期
C、抽穗初期
D、A+B+C
A、8-10℃
B、10-12℃
C、12-14℃
D、14-16℃
A、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更新土壤環(huán)境,控制與減少無效分蘗發(fā)生,促進生長中心從蘗向穗的轉移,對培育大穗十分有利。
B、調整植株長相,促進根系發(fā)育,促進無效分蘗死亡,使葉和節(jié)間變短,稈壁變厚,植株抗倒力增強。
C、改善植株碳代謝和氮代謝,使莖鞘中同化物儲存量減少。
D、可提高分蘗成穗率,增加穗粒數和結實率。
A、水稻積累的物質大約有90%左右來自光合作用
B、在穗分化期以前,水稻積累的物質主要用于根、莖、葉和分蘗的生長
C、稻株在抽穗后光合作用生產的物質約占20%—30%
D、在穗分化后,除繼續(xù)用于營養(yǎng)器官的生長外,在莖稈與葉鞘中貯藏大量淀粉等物質,到抽穗時達到最高峰
最新試題
簡述水稻蠟熟期籽粒的主要特點。
簡述水稻的施肥時期。
水稻有效分蘗終止期一般在拔節(jié)前()天左右。
苗期不建立水層而以后以水層管理為主時稱為()。
()指長期以來適應旱作條件或專為旱作培育的品種類型。
北方粳稻吸收氮磷鉀的比例平均約為()。
陸稻比水稻()瘠薄,對多種土壤障礙因子不敏感,既適應旱地又耐澇,因而適應性廣。陸稻根粗壯而且數量多,水平分布根減少,垂直根增多。但水稻旱作時總根量和深層根量都比正常水作的少。
水稻育秧期施用“離乳肥”的適宜時期是()。
簡述水稻長穗期的生育特點和主攻方向。
水稻葉片的出生有兩個轉折點(出葉轉換點),第一轉換點在(),標志幼苗已至離乳期;第二轉換點在拔節(jié)期,標志稻株進入或即將進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