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在抗震等級為一級時,箍筋最大間距應為箍筋直徑的6d和100的較小值
B.在抗震等級為二級時,箍筋最大間距應為箍筋直徑的8d和100的較小值
C.在抗震等級為三級時,箍筋最大間距應為箍筋直徑的8d和150的較小值
D.在抗震等級為三級時,箍筋最大間距應為箍筋直徑的10d和150的較小值
E.在抗震等級為四級時,箍筋最大間距應為箍筋直徑的10d和150的較小值
A.1
B.2
C.2.5
D.3
A.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并實施
B.應編制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并實施
C.應編制應急預案并實施
D.應制定資源節(jié)約和環(huán)境保護措施并實施
E.應對已完成的實體進行保護,且作用在已完成實體上的荷載不應超過規(guī)定值
A.工程所在地的抗震設防烈度
B.工程所在地的場地類別
C.工程所在地的設計地震分組及工程的抗震設防類別
D.抗震性能要求
E.工程所在地的地質(zhì)狀況
A.應按主拉應力設計值的合力在配筋方向的投影確定配筋量、按主拉應力的分布確定鋼筋布置,并應符合相應的構造要求
B.應根據(jù)設計狀況和構件性能設計目標確定混凝土和鋼筋的強度取值
C.鋼筋設計應力應大于鋼筋的強度取值
D.混凝土設計應力應大于混凝土的強度取值
E.構件設計應力不應應大于構件性能要求
A.0.2
B.0.25
C.0.3
D.0.35
A.剪力墻的豎向和水平分布鋼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級抗震等級時均不應小于0.25%
B.剪力墻的豎向和水平分布鋼筋的配筋率,四級抗震等級時不應小于0.20%
C.房屋高度不大于20m 的混凝土剪力墻結構,不應小于0.15%
D.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房屋建筑中,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鋼筋間距不應大于200mm
E.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房屋建筑中,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0mm
A.素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
B.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5
C.預應力混凝土樓板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
D.其他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40
E.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50
A.當溫度變化對結構性能影響不能忽略時,應計算溫度作用及其作用效應。
B.當收縮、徐變對結構性能影響不能忽略時,應計算混凝土收縮、徐變對結構性能的影響。
C.當建設項目要求考慮偶然作用時,應按要求計算偶然作用及其作用效應。
D.直接承受動力及沖擊荷載作用的結構或結構構件應考慮結構動力效應。
E.預制混凝土構件的制作、運輸、吊裝及安裝過程中應考慮相應的結構動力效應。
A.在干燥環(huán)境下,鋼筋混凝土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不應超過0.30%。
B.在潮濕但不含氯離子環(huán)境下,鋼筋混凝土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不應超過0.20%。
C.在潮濕且含有氯離子的環(huán)境下,鋼筋混凝土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不應超過0.20%。
D.在干燥環(huán)境下,預應力混凝土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不應超過0.06%。
E.在潮濕且含有氯離子的環(huán)境下,預應力混凝土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不應超過0.06%。
最新試題
預應力筋-錨具組裝件靜載錨固性能中,組裝件總伸長率不應小于()%。
混凝土結構構件應根據(jù)受力狀況分別進行()和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
房屋建筑混凝土框架梁設計中,計入受壓鋼筋作用的梁端截面混凝土受壓區(qū)高度與有效高度之比值,二級、三級不應大于()
房屋建筑混凝土框架梁設計中,計入受壓鋼筋作用的梁端截面混凝土受壓區(qū)高度與有效高度之比值,一級不應大于()
在進行混凝土結構分析時,應確定結構分析模型中采用的結構及()
混凝土柱加密區(qū)箍筋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混凝土構件正截面承載力簡化計算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關于混凝土柱箍筋描述正確的是()
結構混凝土用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在混凝土結構中,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mm。